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法拟制作者理论重构

被引:14
作者
吕炳斌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著作权; 作者; 拟制作者; 创新过程控制论;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3.10.009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著作权法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作者”的身份问题。对此,一种优选方案是采取“拟制作者”的进路。著作权法中“拟制作者”的传统理论因法人作品而生,以经济色彩颇浓的“投资保护论”为主调,这难以为人工智能创作的著作权归属提供合理且充分的理论支撑。在投资关系的背后,可升华和提炼出“创新过程控制论”。“拟制作者”的正当性基础不是金钱投资,而是其享有的对创新过程的控制。这一改进版的新理论在本质上契合财产法原理和知识产权法的创新激励理论,是对作品权利配置的体系化和理性化解释。面对新问题,这一新理论具有很强的可适性。以当下著作权法面临的人工智能创作问题为例,人工智能创作仍是人类控制的创新过程,人工智能作品的权利应当配置给对创新过程施加控制的自然人或法人。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再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政法论坛, 2023, 41 (04) :16-33
[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归属 [J].
徐家力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45 (04) :37-49
[4]   生成式AI的作品认定与版权归属——以ChatGPT的作品应用场景为例 [J].
丛立先 ;
李泳霖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04) :171-181
[5]   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判定中的人本逻辑 [J].
王国柱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5 (01) :133-142+205
[6]   人工智能何以为“人”——人工智能时代之民法因应 [J].
尹志强 .
社会科学研究, 2023, (01) :60-70
[8]   知识产权国际博弈与中国话语的价值取向 [J].
吕炳斌 .
法学研究, 2022, 44 (01) :153-170
[9]   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问题探究 [J].
杨利华 .
现代法学, 2021, 43 (04) :102-114
[10]   人工智能生成作品的著作权法之问 [J].
吴汉东 .
中外法学, 2020, 32 (03) :653-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