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典型土壤剖面土壤颗粒组成分形特征

被引:59
作者
党亚爱 [1 ,2 ]
李世清 [1 ,3 ]
王国栋 [2 ]
赵坤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黏粒; 黄土高原; 体积分形维数; 物理性黏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集从北向南依次分布的干润砂质新成土(神木)、黄土正常新成土(延安)和土垫旱耕人为土(杨陵)等典型土壤剖面0~200cm土层土样,通过测定土样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及基本性质,以期阐明黄土高原典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基本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南到北,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呈下降趋势,而不同土层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差异不显著。土垫旱耕人为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表层(0~10cm)颗粒体积分形维数分别为2.723±0.024、2.609±0.077和2.589±0.025,表层以下(10~200cm)颗粒平均体积分形维数分别为2.729±0.034、2.584±0.054和2.558±0.034;颗粒体积分形维数与<0.01mm的物理性黏粒及<0.002mm的黏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0.002~0.05mm的粉粒和>0.05mm的砂粒体积百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粉粒的显著性较小,而土壤中物理性黏粒体积百分含量与土壤全氮、有机碳及矿物固定态铵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砂粒体积百分含量与上述土壤基本性质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壤颗粒粒径分布质量分形维数和体积分形维数的对比 [J].
杨金玲 ;
李德成 ;
张甘霖 ;
赵玉国 ;
赵文君 ;
唐先干 .
土壤学报, 2008, (03) :413-419
[2]   黄土高原典型土壤矿物固定态铵变化的南北差异 [J].
党亚爱 ;
李世清 ;
王国栋 ;
邵明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831-837
[3]   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J].
贾晓红 ;
李新荣 ;
李元寿 .
地理研究, 2007, (03) :518-525
[4]   土壤颗粒的体积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地利用中的应用 [J].
王国梁 ;
周生路 ;
赵其国 .
土壤学报, 2005, (04) :545-550
[5]   李希霍芬与黄土的风成学说 [J].
孙继敏 .
第四纪研究, 2005, (04) :438-442
[6]   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分形维数的影响 [J].
刘永辉 ;
崔德杰 .
土壤通报, 2005, (03) :324-327
[7]   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生态学报, 2004, (01) :71-74
[8]   红壤丘陵区耕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 [J].
程先富 ;
史学正 ;
王洪杰 .
地理科学, 2003, (05) :617-621
[9]   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 [J].
杨培岭 ;
罗远培 ;
石元春 .
科学通报 , 1993, (20) :1896-1899
[10]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