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地块MORB型榴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2
作者
陈松永 [1 ]
杨经绥 [1 ]
罗立强 [2 ]
李兆丽 [1 ]
徐向珍 [1 ]
李天福 [1 ]
任玉峰 [1 ]
李化启 [1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关键词
松多榴辉岩; 大洋玄武岩; 超高压变质带; 拉萨地块;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多榴辉岩的SiO2、Al2O3含量分别为45.3%~50.6%、12.93%~14.27%,K2O+Na2O为1.3%~2.8%,TFeO/MgO为1.11~2.02,CaO为10.4%~14.47%,K2O<0.3%,Na2O为0.97%~2.47%。总体上具有玄武质或辉长质岩石的成分特征,属于钙碱性系列,具有MORB的特征,表明其原岩来自大洋环境。松多榴辉岩大多数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元素亏损,无明显的Eu异常,重稀土元素平坦。微量元素蛛网图均显示从Zr到Yb属于平坦型,基本上未发生分馏。松多榴辉岩的LaN/YbN比值为0.19~0.56,LaN/CeN为0.75~0.81,LaN/SmN为0.37~0.81,三者均小于1;Hf/Th除了石英榴辉岩中的06Y-344样品为6.81外,其他样品为11.10~33.97,均大于8;Ce/Nb为2.72~19.02,均大于2;Th/Yb为0.01~0.10,均小于或等于0.1,也说明其原岩具有典型MORB的特征。锆石SHRIMPU-Pb定年获得松多榴辉岩的变质年龄为261Ma±5.3Ma,推测其原岩可能为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
引用
收藏
页码:1327 / 13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的大洋俯冲型榴辉岩: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天福 ;
李化启 ;
李兆丽 ;
任玉峰 ;
徐向珍 ;
陈松永 .
地质通报, 2007, (10) :1277-1287
[2]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锆石中的包裹体 [J].
徐向珍 ;
杨经绥 ;
李天福 ;
陈松永 ;
任玉峰 ;
李兆丽 ;
石玉若 .
地质通报, 2007, (10) :1340-1355
[3]   藏南仲巴地层分区才巴弄组变质玄武质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张振利 ;
专少鹏 ;
李广栋 ;
张计东 ;
孙肖 ;
李先 ;
汪立军 ;
刘鸿章 .
地质通报, 2007, (04) :410-416
[4]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与羌塘古特提斯洋演化记录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曾庆高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7, (01) :13-21
[5]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耿全如 ;
李兆丽 ;
徐向珍 ;
李天福 ;
任玉峰 ;
李化启 ;
蔡志慧 ;
梁凤华 ;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2006, (12) :1783-1792
[6]   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J].
朱同兴 ;
张启跃 ;
董瀚 ;
王玉净 ;
于远山 ;
冯心涛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13-1418
[7]   藏东碧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中的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 [J].
吴根耀 .
地质通报, 2006, (07) :772-781
[8]   藏东左贡地区碧土蛇绿岩:古特提斯主洋盆的地质记录 [J].
吴根耀 .
地质通报, 2006, (06) :685-693
[9]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开合演化模式的探讨 [J].
吴新国 ;
贾建称 ;
崔邢涛 .
现代地质, 2005, (04) :488-494
[10]   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几个关键地质问题的思考 [J].
李才 ;
翟庆国 ;
程立人 ;
徐峰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5, (04) :2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