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48
作者
王焕
徐逸伦
魏宗财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乡村空间; 村庄布局规划; 江苏省;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117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江苏省为例,将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划分为低密度块状、低密度点状、高密度点状、高密度条带状4种类型,指出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空心化、设施缺乏与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空间发展中的问题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条件及政策制度密切相关,可以根据不同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类型采取设施集中型、聚落整合型、资源整合型、综合整治型等不同的调整思路,实现农村空间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 [J].
曹恒德 ;
王勇 ;
李广斌 .
规划师, 2007, (02) :18-21
[2]   关于“极速”城市化的理性思考——以汕头市为例 [J].
黄小黎 .
热带地理, 2006, (04) :334-338
[3]   浙江省农村空心村治理研究 [J].
王汉祥 ;
郑松华 .
小城镇建设, 2006, (10) :62-63
[4]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析 [J].
王罡 ;
葛雄灿 .
江苏农村经济, 2006, (08) :60-61
[5]   城镇密集地区农村居住模式的思考 [J].
彭震伟 ;
陆嘉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1) :18-21+44
[6]   东北漫岗区村落的分布特征分析 [J].
刘洪鹄 ;
刘宪春 ;
赵晓辉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1) :15-19
[7]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建设的国外经验与中国走向 [J].
陈晓华 ;
马远军 ;
张小林 ;
梁丹 .
经济问题探索, 2005, (12) :17-20
[8]   因地制宜 整治为先 务求实效 共建家园——《村庄整治技术导则》编制介绍 [J].
张军 ;
方明 ;
邵爱云 ;
赵辉 .
小城镇建设, 2005, (11) :57-60
[9]   中国乡村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J].
艾大宾 ;
马晓玲 .
人文地理, 2004, (05) :55-59
[10]   岷江上游聚落分布规律及其生态特征——以四川理县为例 [J].
陈勇 ;
陈国阶 ;
杨定国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1)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