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

被引:186
作者
崔国斌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讲师
[2] 法学博士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法官造法; 自然法; 功利主义;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6.01.013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中国部分法院在知识产权领域利用民法或其它法律的原则条款扩充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破坏了知识产权法的利益平衡机制。本文对此类司法活动进行批评,希望重新确立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在中国司法活动中的统治地位。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放弃个人本位的自然权学说,坚持社会本位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知识产权法的独占适用,保证立法政策得到贯彻。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6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31]   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J].
吴家柱 .
情报学报, 1996, (06) :51-59+35
[32]   民法文化初探 [J].
江平,苏号朋 .
天津社会科学, 1996, (02) :45-51
[33]   台湾民法与罗马法之关联 [J].
王文杰 ;
李清潭 ;
谢名冠 .
比较法研究, 1996, (01) :59-71
[34]   也论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平衡 [J].
孟勤国 .
法学研究, 1996, (02) :151-160
[36]   关于中国著作权法观念的历史思考 [J].
吴汉东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3)
[37]  
涉及未注册商标先用权的侵权案[J]. 杨金琪.中国专利与商标. 1995(02)
[38]  
涉及未注册商标先用权的侵权案[J]. 杨金琪.中国专利与商标. 1995 (02)
[40]  
网络联线服务者著作权法律责任[J]. 蒋志培.电子知识产权. 199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