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对白洋淀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20
作者
滑丽萍
华珞
王学东
尹逊霄
朱风云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芦苇; 底泥; 重金属; 白洋淀;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6.02.025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取白洋淀底泥制成3种不同厚度的基质种植芦苇,另外设置不含底泥的麦地土壤和旱地芦苇土壤,定期对基质采样,测定底泥中重金属Cu,Cd,Pb,Zn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表明,底泥和供试麦地土壤和芦苇土壤已受到重金属Cu,Cd,Pb,Zn不同程度污染;Cd浓度均已超过全国土壤质量三级标准,分别为1.35~1.59 m g/kg和1.078~1.16 m g/kg,污染程度严重。其次为Pb和Zn,Cu为轻微污染。随着芦苇的生长,底泥和麦地及芦苇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浓度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表明芦苇对有害重金属有一定抗性和富集作用,旨在为底泥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崔德杰 ;
张玉龙 .
土壤通报, 2004, (03) :366-370
[2]   芦苇抗镉污染机理研究 [J].
江行玉 ;
王长海 ;
赵可夫 .
生态学报, 2003, (05) :856-862
[3]   铅污染下芦苇体内铅的分布和铅胁迫相关蛋白 [J].
江行玉 ;
赵可夫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2, (03) :169-174
[4]   沉积物中重金属生物毒性评价的研究进展 [J].
范文宏 ;
陈静生 ;
洪松 ;
王立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01) :36-39+48
[5]   区域沉积物质量基准常用建立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J].
刘文新 ;
汤鸿霄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3) :29-33
[6]   河流颗粒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J].
霍文毅 ;
黄风茹 ;
陈静生 ;
贾振邦 .
地理科学, 1997, (01) :82-87
[7]   土壤中铅的积累及污染的农业防治 [J].
符建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1993, (05) :223-226+232
[8]  
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张从,夏立江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