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霉菌的抗砷特性及其对蜈蚣草富集砷的作用

被引:7
作者
文一 [1 ,2 ]
廖晓勇 [1 ]
阎秀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场地污染评估与修复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砷; 抗砷微生物; 蜈蚣草; 根际; 修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本文研究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的耐砷特性及其对蜈蚣草富集砷的影响。结果表明,Streptomyces sp.可在100mmo·lL-1的砷酸盐溶液中生长,具有较强的抗砷毒害能力,且在48h内对As(Ⅴ)的还原率达96.5%。施用Streptomyces sp.能促进植物对砷的吸收,蜈蚣草地上部砷浓度为930mg·kg-1,地上部砷累积量达到对照组的2.09倍。加入Streptomyces sp.后,能促进根际土壤中As(Ⅴ)还原成As(Ⅲ),大幅度降低根际土壤残渣态砷含量,从48.15mg·kg-1下降至28.75mg·kg-1。Streptomyces sp.通过影响蜈蚣草根际环境,提高根际土壤pH,增加DOC含量,促使砷形态变化,从而增加砷生物可利用性。该菌可作为强化蜈蚣草修复砷污染土壤的材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微生物砷还原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陈倩 ;
苏建强 ;
叶军 ;
朱永官 .
生态毒理学报, 2011, 6 (03) :225-233
[2]   环境中砷与溶解有机质的络合作用 [J].
刘广良 ;
蔡勇 .
环境化学, 2011, (01) :50-55
[3]   抗砷菌对蜈蚣草生长及其砷吸收能力的影响 [J].
曾东 ;
许振成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5) :43-46
[4]  
微生物强化蜈蚣草累积土壤砷能力的研究[J]. 赵根成,廖晓勇,阎秀兰,朱岗辉,涂书新,李顺义,王岩.环境科学. 2010(02)
[5]   土壤中砷吸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罗磊 ;
张淑贞 ;
马义兵 .
土壤, 2008, (03) :351-359
[6]   石灰性土壤中砷形态分级方法的比较及其最佳方案 [J].
武斌 ;
廖晓勇 ;
陈同斌 ;
阎秀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9) :1467-1473
[7]   根系分泌物对土壤重金属活化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J].
徐卫红 ;
黄河 ;
王爱华 ;
熊治廷 ;
王正银 .
生态环境, 2006, (01) :184-189
[8]   磷肥对砷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田间实例研究 [J].
廖晓勇 ;
陈同斌 ;
谢华 ;
肖细元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3) :455-462
[9]   Arsenic-resistant bacteria solubilized arsenic in the growth media and increased growth of arsenic hyperaccumulator Pteris vittata L. [J].
Ghosh, Piyasa ;
Rathinasabapathi, Bala ;
Ma, Lena Q. .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1, 102 (19) :8756-8761
[10]   Using soil bacteria to facilitate phytoremediation [J].
Glick, Bernard R. .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10, 28 (03) :3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