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构造关系初探

被引:9
作者
胡德祥
邓清禄
杨巍然
机构
关键词
华北地台; 秦岭地槽; 陆壳; 洋壳; 大陆边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边界问题或构造关系问题,一直是地质学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构造关系的实质是洋壳与陆壳的矛盾统一和相互转化。中晚元古代时,秦岭地槽为洋壳演化区,华北地台为陆壳区,幸岭洋壳板块俯冲至华北陆壳板块之下:黑沟—铁炉子断裂相当俯冲带,其北洛南—栾川断隆是陆壳被改造而具陆缘弧性质;陆缘弧发展晚期在其南缘发育有弧前坳陷;陆缘弧之北的熊耳断坳则为弧后裂陷盆地;陆缘弧与弧后裂陷盆地之间的马超营—石门断裂为前陆断裂带。因此,秦岭地槽与华北地台的具体界线应以中晚元古代时大洋与大陆的分界线——黑沟—铁炉子断裂为准,而马超营—石门断裂仅为陆壳改造区内次级单位的分界.
引用
收藏
页码:477 / 4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熊耳群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贾承造 .
河南地质, 1985, (02) :39-43
[2]   熊耳群火山岩系岩石化学特征 [J].
阎中英 .
河南地质, 1985, (02) :44-48
[3]   河南境内北秦岭地层分区前寒武系的划分 [J].
劳子强 .
河南地质, 1984, (01) :29-35
[4]   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J].
王鸿祯 ;
徐成彦 ;
周正国 .
地质学报, 1982, (03) :270-280
[5]   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 [J].
王鸿祯 .
地球科学, 1981, (01) :42-66
[6]   豫陕中-晚元古代沉积盆地(一) [J].
孙枢 ;
从柏林 ;
李继亮 .
地质科学, 1981, (04) :314-322
[7]   确定陆相火山岩名称、酸度、碱度、系列、组合的简便化学方法 [J].
邱家骧 .
地质与勘探, 1979, (08) :50-56
[8]  
中国东秦岭变质地质.[M].张秋生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9]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