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天然气成藏动力学初探

被引:59
作者
刘树根
徐国盛
徐国强
雍自权
李国蓉
李巨初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动力学; 天然气; 压力封存箱; 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3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四川叠合盆地是我国主要的天然气区之一。天然气成藏动力学是今后四川盆地天然气地质和勘探研究的重要内容。可将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视为一个完整的含气高压封存箱。川东地区在纵向剖面上存在两个压力封存箱,第一个压力异常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叠系)为上部流体高压封存箱,第二个高压异常带(志留系)为下部流体高压封存箱,石炭系位于两个压力封存箱之间。生烃增压为上列封存箱内主要的升压机制。川西地区致密碎屑岩储层和川东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初次运移排烃方式主要为垂向排烃,并且是在异常古高压驱使下通过封存箱破裂产生的混相涌流完成的。异常古高压是促使川西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和须四段储层流体调整并使天然气聚集成藏的动力。浮力和水动力(成藏动力)控制了川东地区天然气的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西部叠合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 [J].
李景明 ;
魏国齐 ;
李东旭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1) :1-6
[2]   龙门山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系统的成山成盆成藏动力学 [J].
刘树根 ;
徐国盛 ;
李巨初 ;
李国蓉 ;
罗志立 ;
赵锡奎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559-566
[3]   四川盆地天然气供求预测和市场展望 [J].
周志斌 .
天然气工业, 2003, (05) :120-123+153
[4]   川东开江古隆起区石炭系气藏成藏机理剖析 [J].
徐国盛 ;
赵异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2) :158-163
[5]   加强天然气地学研究 勘探更多大气田 [J].
戴金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1) :3-14
[6]   成藏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向 [J].
岳伏生 ;
郭彦如 ;
马龙 ;
李天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1) :122-126
[7]   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实践与认识 [J].
钟孚勋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8-10+12
[8]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回顾及展望 [J].
张健 ;
张奇 .
天然气工业, 2002, (S1) :3-7
[9]   含油气盆地成藏动力学研究综述 [J].
褚庆忠 ;
张树林 .
世界地质, 2002, (01) :24-29
[10]   四川盆地天然气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J].
陈礼平 ;
蒋伟雄 .
天然气工业, 2001, (05) :44-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