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

被引:11
作者
吴珍汉
周春景
王薇
胡道功
叶培盛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构造活动强度; 工程稳定性; 定量评价; 青藏铁路沿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构造活动强度α(1)和地壳稳定程度β(1)是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的重要参数,α=1-β。对青藏铁路沿线任一单元i,以断层运动速率(vi)、地震震级(Mi)、温泉温度(Ti)和构造应变(εi)综合刻画构造活动强度(αi),αi=(vi/vmax+Mi/Mmax+Ti/Tmax+εi/εmax)/αmax。根据各单元构造活动强度值(αi),应用克里格等值线绘制软件,编制构造活动强度等值线图,为青藏铁路沿线构造活动性评价和工程稳定性区划提供定量判据。α0.40的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Ms6~7级地震,对应于不稳定区;α0.70的强烈构造活动区可能孕育8级左右强烈地震,对应于极不稳定区。区划结果表明,青藏铁路沿线发育昆仑山南、可可西里、通天河、唐古拉山、错那湖、当雄、羊八井7个不稳定区,其中包括西大滩、谷露盆西、羊八井3个极不稳定区。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GPS观测的活动断裂滑动速率及其对现今大陆动力作用的制约 [J].
张培震 ;
王敏 ;
甘卫军 ;
邓起东 .
地学前缘, 2003, (S1) :81-92
[2]   青海西南部乌丽活动断裂系的地质特征及灾害效应 [J].
吴珍汉 ;
吴中海 ;
张永双 ;
胡道功 ;
周春景 .
地质通报, 2003, (06) :437-444
[3]   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的灾害效应 [J].
吴珍汉 ;
叶培盛 ;
吴中海 ;
胡道功 ;
周春景 .
现代地质, 2003, (01) :1-7
[4]   青藏高原昆仑山和羊八井现今地应力测量及其工程意义 [J].
廖椿庭 ;
吴满路 ;
张春山 ;
伍刚 .
地球学报, 2002, (04) :353-357
[5]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与GPS速度场 [J].
张培震 ;
王琪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42-450
[6]   青海昆仑山口西MS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与主要震害——对青藏高原区域稳定性评价的制约 [J].
党光明 ;
王赞军 .
地质通报, 2002, (02) :105-108
[7]   工程选址的“安全岛”多级逼近与优选理论 [J].
刘传正 ;
胡海涛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3, (01) :30-39+64
[8]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专家知识结构模型 [J].
殷跃平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0, (02) :30-33
[9]   中国工程地质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J].
刘国昌 ;
刘玉海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8, (03) :1-8
[10]  
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M].孙叶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