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与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

被引:47
作者
刘同山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非农就业; 承包地; 退出意愿; mvprob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工业化和城镇化必然要求部分农民与农村土地"人地分离",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了上述进程。理论分析表明,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不仅可能对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直接产生正负两种作用,还可能会通过非农就业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农民的退地意愿。为了考察当前我国农民的农村土地退出意愿以及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对其造成的影响,本文首先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法,对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九县(市、区)620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愿意有偿退出农村承包地,且对不同的退出方式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利用上述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将农村承包地退出划分为"换工资收入"、"直接出售"和"被政府征用"三种具体方式,通过构建mvprobit模型,计量分析了农业机械化、非农就业与农民的承包地退出意愿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农业机械使用比例的提高会强化农民以承包地换养老保险等工资性收入的意愿,而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满意程度的提升,则会抑制其直接出售承包地或用之换养老保险等工资性收入的意愿。整体来看,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弃地进城"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非农就业是农业机械化影响农民退地意愿的中介变量,但它对退地意愿的作用不显著。成员非农就业较稳定的农户家庭,更愿意以一次性卖断(直接出售或被政府征用)的方式处置承包地。为了避免陷入"日韩陷阱",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和农民市民化,需要实施农民的承包地退出制度,尽快为有意愿、有能力的进城农户彻底放弃农村土地提供制度出口。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资源禀赋、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土地处置意愿的影响——基于理性选择视角的分析 [J].
杨婷 ;
靳小怡 .
中国农村观察, 2015, (04) :16-25+95
[2]   市民化过程中土地退出问题与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J].
郭熙保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10) :14-23
[3]   农户分化、土地退出意愿与农民的选择偏好 [J].
刘同山 ;
牛立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114-120
[4]   农地保障和退出条件下的制度变革:福利功能让渡财产功能 [J].
罗必良 .
改革, 2013, (01) :66-75
[5]   创新经营体系 走出“日韩陷阱” [J].
孔祥智 .
中国合作经济, 2012, (12) :44-44
[6]   农民土地退出的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湛江市782个农户样本调查 [J].
白积洋 .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03) :31-39
[7]   农村土地承包权退出的法理依据分析 [J].
杜文骄 ;
任大鹏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12) :16-21
[8]   户籍制度改革中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兆林 ;
杨庆媛 ;
张佰林 ;
藏波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1) :49-61
[9]   农民土地退出意愿与关键环节拿捏:重庆例证 [J].
吴康明 ;
陈霄 .
改革, 2011, (10) :61-66
[10]   土地股份合作制中农民土地财产的剩余权与退出权研究 [J].
陈会广 ;
钱忠好 .
中国土地科学, 2011, 25 (07)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