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35
作者
牛海青 [1 ]
陈世悦 [1 ]
张鹏 [2 ]
鄢继华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夏地区; 二叠系;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岩芯进行观察,并对薄片进行电镜扫描和物性分析及鉴定,对储层成岩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夏地区二叠系砂岩经历了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中成岩期A亚期—晚成岩期;储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机械压实作用、化学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储集性能变差的主要因素,孔隙损失分别达23.65%和4.30%;长石颗粒、火山岩岩屑、钠长石、沸石、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及刚性颗粒的破裂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明显提高了乌夏地区二叠系砂岩储集性能,孔隙增生量达4.90%。
引用
收藏
页码:749 / 7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应凤祥,罗平,何东博等著, 2004
[1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J].
况军 ;
唐勇 ;
朱国华 ;
崔炳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52-55+60
[1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储层特征及分类 [J].
李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78-81+87
[14]   王府凹陷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对储集性能的影响 [J].
李壮福 ;
郭英海 ;
李熙哲 ;
冉启贵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1, (01) :96-100
[15]   准噶尔西北缘车排子-小拐地区二叠系储层及含油性研究 [J].
沈英 ;
王斌 .
岩相古地理, 1999, (02) :49-53
[16]   伦坡拉盆地下第三系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储集性能的成岩控因 [J].
艾华国 ;
朱宏权 ;
张克银 ;
曾涛 ;
罗宇 .
沉积学报, 1999, (01) :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