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确定性立法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被引:2
作者
胡兴东
机构
[1] 云南大学滇西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立法技术; 确定性; 判例;
D O I
10.13519/b.cnki.nulr.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
D929 [中国法制史];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摘要
中国古代立法上表现出显著的确定性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法律规范的创制上在行为模式创制时社会类型化上采用具体化设定,法律后果采用数字化表达。这种立法技术导致法律适用时自由裁量空间很小,无法适应社会个案的多样性需要。中国古代司法上存在让每个个案实现情节和法律责任精确对应的实质正义的理想追求。为解决立法技术的具体化、社会个案情节的多样性和司法判决中个案实质正义获得之间的矛盾,中国古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判例制度来解决此问题,构成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内在技术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古代判例法运作机制研究.[M].胡兴东;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刑部比照加减成案.[M].(清) 许梿; (清) 熊莪; 纂.法律出版社.2009,
[3]  
法国民法总论.[M].(法)雅克·盖斯旦(JacquesGhestin);(法)吉勒·古博(GillesGoubeaux)著;陈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4]  
大清律例.[M].田涛;郑秦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5]  
唐律疏议笺解.[M].刘俊文撰;.中华书局.1996,
[6]  
睡虎地秦墓竹简.[M].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编.文物出版社.1978,
[7]  
读通鉴论.[M].(清)王夫之 著.中华书局.1975,
[8]   中英先例制度的历史比较 [J].
王志强 .
法学研究, 2008, (03) :114-125
[9]   中国古代判例考论 [J].
刘笃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145-155+207
[10]   中国古代的判例研究: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J].
汪世荣 .
中国法学, 2006, (01) :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