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矮源遗传研究——论80-7010的性质及新矮源的利用

被引:16
作者
朱立宏
周傲南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教研组
关键词
籼稻; 矮生性; 等位性; 矮源利用; 桂阳矮1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3份籼稻矮生和半矮生材料的基因等位性及遗传效应的研究表明:源于美洲的卡尔155和T480/57及我国云南省的矮麻谷和云南大粒等的半矮生基因同属于sd1;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印尼水田谷受多基因控制;我国四川省的一支腊和衍生于广东省桂阳矮1号杂交后代的80-7010则与sd1非等位。七十年代以来,广东省的“丛化育种”直接或间接有效地利用了源于桂阳矮1号的新矮源种质,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南方稻区籼稻育种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判定的这个新矮源基因暂定为dg(t)。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几个籼稻品种矮生性和半矮生性的遗传分析
    万安良
    钟永模
    崔亚亚
    [J]. 农业科学导报, 1985, (01) : 28 - 37
  • [2] 水稻丛化育种
    黄耀祥
    陈顺佳
    陈金灿
    林建良
    张俊英
    刘丽娴
    罗林
    连兆铨
    [J]. 广东农业科学, 1983, (01) : 1 - 6
  • [3] 粳稻矮生性的遗传研究
    李欣
    朱立宏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2, (03) : 12 - 26
  • [4] 籼稻矮秆遗传及其利用
    朱立宏
    顾铭洪
    薛元龙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0, (02) : 1 - 7
  • [5] 几个矮秆籼稻矮秆基因等位关系的初步分析
    顾铭洪
    朱立宏
    [J]. 遗传, 1979, (06) : 10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