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夏季降水与全球海温的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64
作者
陈文
康丽华
王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夏季降水; 海温; 年际变化; 年代际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我国160个台站从1951~2000年的月降水观测资料和NCEP/NCAR的全球海表温度(SST)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6、7、8月)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相关,并应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研究了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异常与海温变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异常的雨型分布主要有3种,这些雨型的时间变化除了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外,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尤其是华北地区的降水从1965年左右开始减少,特别是大约1976年后有显著的减少。SVD分析揭示的我国夏季降水和全球海温异常的耦合关系表明,这种耦合关系最主要的时空变化特征表现在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尺度上。我国华北和东北南部的夏季降水从1976年前后明显减少,与之显著关联的海温异常的关键区包括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特别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热带和南大西洋海水,从1976年前后也明显增暖。本研究揭示的华北持续干旱与印度洋和大西洋海温的年代际变化的耦合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未见到,因而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我国夏季降水和海温的耦合关系,还表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异常与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显著相关上。当南海和黑潮区域以及相邻的热带西太平洋海区海温为正异常时,热带和北大西洋海温也为正异常;而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为负异常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偏涝;反之,该地区则偏旱。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夏季黑潮区域SSTA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联系 [J].
倪东鸿 ;
孙照渤 ;
陈海山 ;
朱伟军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4, (03) :310-316
[2]   关于我国夏季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的研究 [J].
周连童 ;
黄荣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274-290
[3]   关于中国重大气候灾害与东亚气候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J].
黄荣辉 ;
陈际龙 ;
周连童 ;
张庆云 .
大气科学, 2003, (04) :770-787
[4]   关于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研究最近的进展 [J].
黄荣辉 ;
陈 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2) :146-159
[5]   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 [J].
黄荣辉 ;
徐予红 ;
周连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9, (04) :465-476
[6]   全球海表温度变化与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分布 [J].
魏凤英 .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S1) :101-109
[7]   印度洋和南海海温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J].
罗绍华 ;
金祖辉 ;
陈烈庭 .
大气科学, 1985, (03) :314-320
[8]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J].
竺可桢 .
地理学报, 1934, (01) :1-27+197
[9]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summer monsoon[J] . Chen Wen,Hans -F. Graf,Huang Ronghui.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