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

被引:131
作者
张宛丽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社会分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 非制度因素; 社会关系资源; 社会关系; 地位; 地位获得;
D O I
10.19934/j.cnki.shxyj.1996.01.013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本文认为目前存在的三种社会资源配置关系—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分别反映了两种形态的地位获得机制,即制度安排机制(权力授予关系、市场交换关系)和非制度安排机制(社会关系网络);非制度因素在中国社会群体成员地位获得中具有独特功能,并导致成员地位评价上的二元标准一身份标志上被动的“就范”与地位获得上主动的“自我实现”。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静态分层不再具有重要意义,而应从社会结构诸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社会文化特性中揭示社会地位分配机制及其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2]   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 [J].
杨宜音 .
社会学研究, 1995, (05) :18-23
[3]   新时期阶级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J].
李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3) :47-63
[4]   市场过渡理论及其存在的问题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1994, (02) :77-84
[5]   送礼与腐败——中国送礼形式和功能的转变 [J].
柯兰君 ;
孙瑜 ;
刘亚平 .
社会学研究, 1993, (06) :6-12
[6]   权力泛化论 [J].
雷弢 .
社会, 1988, (05) :6-10
[7]  
社会理论的基础[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詹姆斯·S.科尔曼(JamesS.Coleman)著, 1999
[8]  
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胜刚 著, 1994
[9]  
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M].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李路路, 1992
[10]  
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M]. - 华夏出版社[美]许烺光(Franci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