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寒草地NPP变化趋势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被引:40
作者
高清竹 [1 ]
万运帆 [1 ]
李玉娥 [1 ]
盛文萍 [1 ]
江村旺扎 [2 ]
王宝山 [2 ]
李文福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藏北地区; 高寒草地; NPP; 变化趋势; 人类活动; 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基于1981~2004年多年遥感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及其它相关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估算藏北地区草地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分析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的空间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近24a以来,藏北绝大部分区域(约占草地总面积的88.61%)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不明显;而草地植被NPP变化趋势显著的区域仅占草地总面积的11.39%,其中显著降低约占11.30%,显著增高仅占0.09%。在藏北地区,高海拔区域有较大比例(大于26%)的草地NPP显著降低;坡度在15~30°之间区域的草地NPP变化幅度较大;而坡向对草地NPP变化趋势的影响不大。藏北地区居民点对草地NPP变化趋势的负面影响小于道路影响;从综合影响来看,离道路和居民点越近、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对草地NPP变化趋势的影响越大,尤其是草地NPP显著增高区域只分布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第一个缓冲区内。
引用
收藏
页码:4612 / 46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源地区草地退化空间特征 [J].
张镱锂 ;
刘林山 ;
摆万奇 ;
沈振西 ;
阎建忠 ;
丁明军 ;
李双成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1) :3-14
[2]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高清竹 ;
李玉娥 ;
林而达 ;
江村旺扎 ;
万运帆 ;
熊伟 ;
王宝山 ;
李文福 .
地理学报, 2005, (06) :87-95
[3]   NPP过程模型遥感驱动因子分析 [J].
李世华 ;
牛铮 ;
李壁成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3) :120-122
[4]   基于GIS和RS的区域陆地植被NPP估算——以中国内蒙古为例 [J].
朱文泉 ;
潘耀忠 ;
龙中华 ;
陈云浩 ;
李京 ;
扈海波 .
遥感学报, 2005, (03) :300-307
[5]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Ⅰ)——气象/气候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J].
于贵瑞 ;
何洪林 ;
刘新安 ;
牛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4) :537-544
[6]   青藏高原主要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J].
周才平 ;
欧阳华 ;
王勤学 ;
渡边正孝 ;
孙青强 .
地理学报, 2004, (01) :74-79
[7]   1982~1999年青藏高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及其时空变化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3) :373-380
[8]   卧龙自然保护区人为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 [J].
曾辉 ;
孔宁宁 ;
李书娟 .
生态学报, 2001, (12) :1994-2001
[9]   利用CASA模型估算我国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郭庆华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5) :603-608+644
[10]   青藏高原主要植被类型生物生产量的比较研究 [J].
罗天祥 ;
李文华 ;
罗辑 ;
王启基 .
生态学报, 1999, (06) :82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