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CQJ4孔探讨中国东部海侵层的年代问题

被引:43
作者
施林峰 [1 ]
翟子梅 [2 ]
王强 [3 ]
张学斌 [2 ]
杨振宇 [1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4]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CQJ4钻孔; 磁性地层; 海侵层; 年龄; 天津;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9.03.007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天津CQJ4钻孔磁性地层研究结果表明,该孔第四系底界(2.58Ma)位于340m处,中更新世底界,即B/M界线位于74m处。微体生物分析显示该孔岩芯记录了三个海侵层,分别位于4.2~12.0m、16.4~30.2m和56.55~58.00m,与渤海湾西岸其他钻孔对比,这三期海侵对应于"第Ⅰ、Ⅱ、Ⅲ海侵层"。古地磁研究表明布容极性期内该孔记录了4次极性漂移,分别对应于Blake(120~110ka)、Jamaica(215~205ka)、Calabrian Ridge1(325~315ka)和Calabrian Ridge2(525~515ka)。结合钻孔岩芯磁性参数与深海氧同位素的对比,推测这三个海侵层的年龄分别为120~70ka、240~180ka和500ka左右,可以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第Ⅲ、Ⅳ、Ⅴ海侵层"相对应。这一对比方案与目前较普遍接受的沿海平原晚更新世以来三期大海侵的认识,在层位对比上明显冲突,但"晚更新世以来三期大海侵"之说,尚难以解释晚更新世底界与中更新世底界(B/M界线)过近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75 / 3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通市第四纪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研究报告).[A].冯小铭;韩子章;方家骅;孙九奎;.None.1990,
[2]  
Late Brunhes polarity excursions (Mono Lake; Laschamp; Iceland Basin and Pringle Falls) recorded at ODP Site 919 (Irminger Basin).[J].J.E.T. Channell.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6, 1
[3]  
黄土与干旱环境.[M].刘东生; 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中国东部第四纪进程与国际对比.[M].国际地质对比计划第218项中国工作组编;杨子赓;林和茂著;.地质出版社.1993,
[5]  
黄海地质.[M].秦蕴珊等主编;.海洋出版社.1989,
[6]   MIS3阶段以来黄骅北部地区潮坪地层中的微体生物群(英文) [J].
王强 ;
袁桂邦 ;
胡云壮 ;
张玉发 ;
柴靖婧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8, (01) :1-18
[7]   MIS 3阶段以来河北黄骅北部地区海侵与气候期对比 [J].
王强 ;
张玉发 ;
袁桂邦 ;
张文卿 .
第四纪研究, 2008, (01) :79-95
[8]   渤海湾西岸BQ1孔揭示的沉积环境与海面波动 [J].
阎玉忠 ;
王宏 ;
李凤林 ;
李建芬 ;
赵长荣 ;
林防 .
地质通报, 2006, (03) :357-382
[9]   渤海湾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磁性地层学 [J].
姚政权 ;
郭正堂 ;
陈宇坤 ;
肖国桥 ;
邵永新 ;
王旭龙 ;
郝青振 ;
卢演俦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6, (01) :9-15
[10]   环渤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第四纪古环境变迁机制 [J].
王强 ;
刘立军 ;
王卫东 ;
徐海振 ;
孙维义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 (03) :12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