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42
作者
李霞
焦德茂
戴传超
王守海
吴爽
李成荃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江苏南京,,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合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PEPC基因; 高光效育种; 光合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高表达的转 PEPC基因水稻 HPTER- 0 1作父本 ,与水稻不育系培矮 6 4 S、 2 9130 S、 70 0 1S以及恢复系 512 9、 4 37进行杂交 ,获得 50 5株后代材料 ,鉴定出 4 2株高 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与其母本相比 ,这些材料的 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Pn)提高 ,CO2 补偿点降低 ,且 Pn 和 PEPC活性呈正相关 ,r=0 .6 6 6 0 * *。从光合日变化上看 ,转育水稻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其母本 ,特别中午光合光抑制较轻。从光—光合曲线看 ,其量子效率和饱和光合速率亦显著高于其母本。证明通过杂交可以将转 PEPC基因水稻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杂种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去 ,为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高光效杂种稻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稻光合对温光逆境适应性的品种间差异 [J].
李霞 ;
高亮之 ;
金之庆 ;
,焦德茂 .
江苏农业科学, 1997, (01) :14-16
[2]   Flaveria属C4种和C3-C4中间型种杂交一代的CO2交换特性 [J].
焦德茂 ;
古森本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3) :225-231
[3]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余叔文主编, 1992
[4]  
焦德茂. 水稻文摘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