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2006年成都市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及ARIMA预测

被引:6
作者
杨娟 [1 ]
王昌全 [1 ]
曾世勇 [1 ]
李焕秀 [2 ]
李冰 [1 ]
白根川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关键词
经济生态可持续; 生态足迹; ARIMA; 成都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城市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成都市1987~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相关指标进行测算,分析了近20年成都市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及变化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p,d,q)],对成都市2008~2012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结果表明,成都市生态足迹需求远远超过了其生态承载力,能源消耗、人口增长是其主要原因。未来成都市的生态发展压力较大。最后根据成都市城市发展可持续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的鲁西北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德州市为例 [J].
刘富刚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06) :500-502+554
[2]   基于生态压力指数的不同尺度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J].
赵先贵 ;
马彩虹 ;
高利峰 ;
韦良焕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6) :135-138
[3]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赵先贵 ;
肖玲 ;
马彩虹 ;
韦良焕 ;
高利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1202-1207
[5]   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 [J].
席建超 ;
葛全胜 ;
成升魁 ;
鲁春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24-229
[6]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J].
徐中民 ;
陈东景 ;
张志强 ;
程国栋 .
土壤学报, 2002, (03) :441-445
[7]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J].
杨开忠 ;
杨咏 ;
陈洁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630-636
[8]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9]  
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吴林娣,方国伟.上海环境科学. 1995(07)
[10]  
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吴林娣,方国伟.上海环境科学. 1995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