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元差异分析

被引:15
作者
苏丹 [1 ,2 ]
王治江 [3 ]
王彤 [1 ,2 ]
白琳 [1 ,2 ]
刘兰岚 [1 ,2 ]
机构
[1]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辽宁省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3]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
关键词
污染物排放强度; 单元差异; 污染贡献率; 重污染行业; 控制重点;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污染物排放强度反映了单位新创造经济价值的环境负荷大小,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对辽宁省辽河流域6个控制单元2006年度废水量、COD和氨氮等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年3种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的平均水平为0.4411,低于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单元各有3个,其中浑河中游单元的评价值最低,只有平均水平的11.74%;辽河上游单元的污染物排放强度综合评价值最高,是平均水平的1.8倍,更是浑河中游的15.6倍。然后,以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最低值作为流域污染物排放强度目标值,计算各单元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各控制单元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具有显著的区域间差异。最后,应用"污染贡献率"这一指标,分析了辽河流域COD和氨氮排放的重污染行业以及单元分布,指出了各单元控制的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J].
李慧颖 ;
杜晓明 ;
王洪波 ;
吕春艳 ;
王鑫 ;
李发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2) :168-174
[2]   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 [J].
陈东景 .
生态环境, 2008, (01) :133-137
[3]   山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关系浅析 [J].
李雅忠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 (05) :59-61
[4]   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J].
周仲魁 ;
刘金辉 .
四川环境, 2007, (02) :118-121
[5]   东北三省工业废水排放中典型污染物的行业分布特征 [J].
王洪波 ;
王鑫 ;
薛南冬 ;
杜晓明 ;
徐忠厚 ;
李发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685-1690
[6]   长江流域等重污染行业经济和污染贡献率剖析 [J].
董广霞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1) :72-76
[7]   中国主要工业废水排放行业的污染特征与行业治理重点 [J].
於方 ;
张强 ;
过孝民 .
环境保护, 2003, (10) :38-43+53
[8]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J]. 罗宏,王金南,葛察忠.上海环境科学. 2001(07)
[9]  
中国东、西部工业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分析比较[J]. 罗宏,王金南,葛察忠.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7)
[10]   区域工业企业用水和废水排放特征分析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毛小苓 ;
倪晋仁 ;
郭雨蓉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1, (01) :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