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油茶不同种源蒴果质量和种粒数变异

被引:2
作者
蒋新革 [1 ]
路迎春 [1 ]
肖继谋 [1 ]
王鹏良 [2 ]
吴幼媚 [2 ]
蔡玲 [2 ]
机构
[1] 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
[2]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中南速生材繁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茶; 种源; 蒴果质量; 种粒数; 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研究分析了广西18个油茶种源的蒴果质量和种粒数的变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蒴果质量和种粒数在不同种源间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和显著差异,其变异系数分别为25.41%和33.13%;种源间的表型分化系数分别为28.63%和12.38%,蒴果质量和果粒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最后根据蒴果质量和种粒数的信息将18个种源通过聚类分析分为3类。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油茶良种选育工作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J].
庄瑞林 .
林业科技开发, 2010, (06) :1-5
[2]   浙江红花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 [J].
刘子雷 ;
姚小华 ;
杨水平 ;
王开良 ;
丁立本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83-88
[3]   我国油茶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J].
黎先胜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1) :133-135
[4]   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中的现状、要素及其优化 [J].
奚如春 ;
邓小梅 ;
不详 .
经济林研究 , 2005, (01) :83-87
[5]   腾冲红花油茶果实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J].
靳高中 ;
杨水平 ;
姚小华 ;
任华东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12) :48-53
[6]   广西油茶良种化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J].
张乃燕 .
广西林业科学, 2003, (04) :211-213+190
[7]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惠璇编著, 2005
[8]   用同工酶研究马尾松群体的遗传结构 [J].
葛颂 ;
王明庥 ;
陈岳武 .
林业科学, 1988, (04) :399-409
[9]   云杉天然群体表型多样性研究 [J].
罗建勋 ;
顾万春 .
林业科学, 2005, (02) :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