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背景

被引:182
作者
葛肖虹
刘俊来
机构
[1]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关键词
克拉通裂解; 拗拉槽; 祁连山西延; 板内造山带; 陆-陆碰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北祁连山是发育在新元古代大陆克拉通背景上的板内造山带,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构造发展阶段:(1) 早古生代是克拉通裂解的拗拉槽而不是大洋盆地,其西延部受阿尔金断裂左行错移约350 ~400 km ,对应于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满加尔 阿瓦提坳陷,它们共同构成了“西域板块”之上的震旦纪 早古生代统一的拗拉槽,早古生代末“祁连事件”使拗拉槽闭合形成古祁连山。(2) 晚古生代 中三叠世古祁连山遭受夷平,作为新克拉通盆地的一部分,接受了稳定型沉积,中三叠世末由于羌塘板块碰撞的影响,引起了印支期的板内褶皱,但并未形成强烈的造山带。(3) 中生代 第三纪北祁连处于准平原化阶段。造山带最终形成于早更新世末的晚喜马拉雅运动,属于推覆造山,与整个青藏高原的隆升同步,它们都受控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陆 陆碰撞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阿尔金断裂研究的科学问题与研究思路 [J].
葛肖虹 ;
张梅生 ;
刘永江 ;
叶慧文 ;
石采东 .
现代地质, 1998, (03) :2-5+7-8
[2]   1927年古浪8级大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J].
侯康明 .
地震地质, 1998, (01) :20-27
[3]   北祁连山俯冲杂岩带的构造演化 [J].
宋述光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49-63
[4]   北祁连蛇绿岩的特征、形成环境及其构造意义 [J].
张旗 ;
孙晓猛 ;
周德进 ;
钱青 ;
陈雨 ;
王岳明 ;
贾秀琴 ;
韩松 .
地球科学进展, 1997, (04) :64-91
[5]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地球动力学模型初探 [J].
高锐,成湘洲,丁谦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S2) :3-14
[6]   北祁连蛇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J].
冯益民,何世平 .
岩石学报, 1995, (S1) :125-140+142-146
[7]   北祁连走廊南山加里东俯冲杂岩增生地体及其动力学 [J].
许志琴 ;
徐惠芬 ;
张建新 ;
李海兵 ;
朱志直 ;
曲景川 ;
陈代璋 ;
陈金禄 ;
杨开春 .
地质学报, 1994, (01) :1-15
[8]   北祁连造山带陆块构造 [J].
刘寄陈 .
地球科学, 1991, (06) :635-642
[9]   中国蛇绿岩概论 [J].
肖序常 ;
王方国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19-30
[10]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