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116
作者
宋会侠 [1 ]
刘玉琳 [2 ]
屈文俊 [3 ]
宋彪 [1 ]
张锐 [4 ]
成勇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4]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包古图; 斑岩铜矿; 矿床地质; 流体包裹体; 硫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发现的包古图斑岩铜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达尔布特断裂以南的包古图地区。通过对 V 号主要赋矿岩体及钻孔岩心的野外和镜下观察,研究了矿体矿化情况、蚀变分带特征和矿石组合。对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分类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温度在180℃~450℃,包裹体的形成压力多在1~9MPa。由此得出的斑岩体的侵位深度在100~600m。黄铜矿和黄铁矿的δ34S 变化范围分别是-2.4‰~-0.8‰和-2.7‰~+0.7‰。对该矿床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是在埃达克质岩浆侵位到地壳浅部冷却成岩后,经历了两期含矿热液的作用而成矿的。早期形成 Cu、Fe、Mo、Zn 的硫化物矿物,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晚期形成 Cu-Te-Bi-Au-Ag 的复杂矿物组合。早期矿化形成的辉钼矿 Re-Os 年龄是310Ma。
引用
收藏
页码:1981 / 19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伴生元素金和银赋存状态初步研究 [J].
宋会侠 ;
郭国林 ;
焦学军 ;
刘玉琳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4) :329-334
[2]   西准噶尔克拉玛依OIB型枕状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研究 [J].
朱永峰 ;
徐新 ;
魏少妮 ;
宋彪 ;
郭璇 .
岩石学报, 2007, (07) :1739-1748
[3]   新疆的印支运动与成矿 [J].
朱永峰 .
地质通报, 2007, (05) :510-519
[4]   东天山图拉尔根、白石泉铜镍钴矿床钴、镍赋存状态及原岩含矿性研究 [J].
秦克章 ;
丁奎首 ;
许英霞 ;
孙赫 ;
徐兴旺 ;
唐冬梅 ;
毛骞 .
矿床地质, 2007, (01) :1-14
[5]   新疆西准包古图地区斑岩铜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及意义 [J].
张锐 ;
张云孝 ;
佟更生 ;
汪疆 ;
李龙乾 .
中国地质, 2006, 33 (06) :1354-1360
[6]   新疆西准包古图地区铜金矿成矿规律浅析 [J].
成勇 ;
张锐 .
地质与勘探, 2006, (04) :11-15
[7]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带的基本特征和锆石SHRIMP年龄信息 [J].
徐新 ;
何国琦 ;
李华芹 ;
丁天府 ;
刘兴义 ;
梅绍武 .
中国地质, 2006, (03) :470-475
[8]   西准包古图含铜斑岩的埃达克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张连昌 ;
万博 ;
焦学军 ;
张锐 .
中国地质, 2006, (03) :626-631
[9]   中国新疆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 [J].
何国琦 ;
朱永峰 .
中国地质, 2006, (03) :451-460
[10]   新疆准噶尔晚古生代陆壳垂向生长(Ⅰ)——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时限 [J].
韩宝福 ;
季建清 ;
宋彪 ;
陈立辉 ;
张磊 .
岩石学报, 2006, (05) :1077-1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