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高温裂解生气潜力与气体特征

被引:21
作者
田辉 [1 ]
肖贤明 [1 ]
杨立国 [1 ,2 ]
肖中尧 [3 ]
郭利果 [1 ,2 ]
申家贵 [1 ]
卢玉红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天然气; 分步半开放热模拟实验; 原油裂解气; 碳同位素; 晚期生气; 动力学模拟; 海相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原油裂解气是高过成熟海相盆地的重要气源之一,但对其生气潜力的评价及气体特征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62井志留系原油的连续热解与分步热解实验,发现在C1-5总气质量产率达到最大后(EasyRo=2.3%),原油残余物的最大生气潜力为43.4mL/g原油,仅为初始原油产气率的12%.结合动力学模拟结果,认为该原油样品裂解的主生气期对应的EasyRo值介于1.6%2.3%之间.在封闭系统中,EasyRo>2.3%之后原油裂解气体积的增加主要与重烃气体的二次裂解有关,并不是原油进一步直接裂解的产物.实验结果表明,原油残余物裂解气具有干燥系数大(>92%)、甲烷碳同位素重的特征(介于28.7‰26.7‰),与封闭体系中连续热解气存在明显的区别.甲烷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在一般地质条件下(2℃/Ma),主生气期内(EasyRo<2.3%)的原油裂解气甲烷碳同位素远低于原油的初始碳同位素值.本研究结果为高-过成熟盆地原油裂解气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781 / 7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马永生
    [J]. 石油学报, 2007, (02) : 9 - 14+21
  • [2] 海相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甲烷生成及碳同位素分馏的差异研究
    田辉
    肖贤明
    李贤庆
    肖中尧
    申家贵
    刘德汉
    [J]. 地球化学, 2007, (01) : 71 - 77
  • [3] 四川盆地川东北区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勘探成果与前景展望
    马永生
    蔡勋育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 741 - 750
  • [4]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高效气藏形成机理
    赵文智
    汪泽成
    王一刚
    [J]. 地质论评, 2006, (05) : 708 - 718
  • [5] 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模拟及其意义
    田辉
    王招明
    肖中尧
    李贤庆
    肖贤明
    [J]. 科学通报, 2006, (15) : 1821 - 1827
  • [6]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李剑
    周国源
    [J]. 地学前缘, 2006, (02) : 234 - 248
  • [7] 天然气来源的多种途径及其意义
    刘文汇
    张殿伟
    高波
    郑建京
    王晓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 393 - 401
  • [8] 利用生烃动力学方法确定海相有机质的主生气期及其初步应用
    王云鹏
    赵长毅
    王兆云
    王红军
    邹艳荣
    刘金钟
    赵文智
    耿安松
    刘德汉
    卢家烂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 153 - 158
  • [9] 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I):气态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张海祖
    熊永强
    刘金钟
    廖玉宏
    耿安松
    [J]. 地质学报, 2005, (04) : 569 - 574
  • [10]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谢增业
    田世澄
    魏国齐
    李剑
    张林
    杨威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 283 -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