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功能恢复:中国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方向

被引:62
作者
高吉喜
杨兆平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工程; 生态功能恢复; 恢复目标; 生态产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这些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去的生态工程基本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功能的重视不够,导致局部生态恢复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不紧密,生态工程的实施未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生态恢复应从以生态问题为导向转向以生态功能为导向,将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为了提升生态恢复效益,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应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生态恢复工程的科学决策机制,构建以生态功能恢复为目标的生态工程实施评价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 [J].
郑姚闽 ;
张海英 ;
牛振国 ;
宫鹏 .
科学通报, 2012, 57 (04) :207-230
[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工程成效实证调查和分析 [J].
胡云锋 ;
刘纪远 ;
齐永青 ;
师华定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452-1460
[3]   成本效益、政策机制与生态恢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整体视角下对我国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政策的评价 [J].
徐志刚 ;
马瑞 ;
于秀波 ;
姜鲁光 ;
王毅 .
中国软科学, 2010, (02) :5-13+131
[4]  
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拦截泥沙 改善生态 致富百姓[J]. 王晓平.中国水利. 2009(07)
[6]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J].
郭军权 ;
张广军 .
陕西农业科学, 2008, (02) :111-114+119
[7]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J].
贾良清 ;
欧阳志云 ;
赵同谦 ;
王效科 ;
肖叕 ;
肖荣波 ;
郑华 .
生态学报, 2005, (02) :254-260
[8]   生态系统退化程度诊断:生态恢复的基础与前提 [J].
杜晓军 ;
高贤明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700-708
[9]   世界林业生态工程对比研究 [J].
李世东 ;
翟洪波 .
生态学报, 2002, (11) :1976-1982
[10]   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刘庆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1)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