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不良的原因探讨

被引:58
作者
王志琴
杨建昌
朱庆森
张祖建
郎有忠
王学明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库活性; 物质运转率; 籽粒充实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多个或具代表性的典型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析了亚种间杂交稻籽粒充实特征及部分亚杂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成因。结果表明:就总体平均而言,亚种间杂交稻的籽粒充实度低于常规籼、粳稻品种,且组合间的变异大;亚种间杂交稻的产量源库特征为库容量大,结实期的物质生产优势明显,物质运转率低,光合同化物向经济器官的运转率低是部分亚杂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IAA和ATP含量、ATP酶和淀粉合成酶活性),亚杂组合低于汕优63,物质运转率低的组合(PC311/早献党18)小于物质运转率高的组合(测03/扬稻4号),灌浆初期籽粒库的生理活性低是亚种间杂交稻物质运转率低和籽粒充实不良的重要因素;在抽穗始期喷施低浓度Spm和IAA,可增加籽粒库的活性及其对同化物的调运能力,提高籽粒的充实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82 / 7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亚种间杂交稻产量源库特征 [J].
朱庆森 ;
张祖建 ;
杨建昌 ;
曹显祖 ;
郎有忠 ;
王增春 .
中国农业科学, 1997, (03) :52-59
[2]   亚种间杂交稻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王志琴 ;
郎有忠 .
作物学报, 1997, (01) :82-88
[3]   选育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策略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96, (02) :1-3
[4]   籼粳杂交稻的氮素吸收特性及其对“库”“源”特征的影响 [J].
石庆华,徐益群,张佩莲,曾宪江,钟旭华,潘晓华 .
杂交水稻, 1995, (04) :19-22
[5]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 [J].
庄宝华,林菲,洪植蕃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2) :111-114
[6]   亚种间杂交稻谷粒灌浆特性与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J].
徐秋生 ;
李卓吾 .
杂交水稻, 1994, (02) :27-30
[7]   两系法杂交稻育种现状 [J].
卢兴桂,张自国 .
中国水稻科学, 1994, (01) :48-54
[8]   杂交稻籽粒充实率问题初探(简报) [J].
钱月琴 ;
贺东祥 ;
沈允钢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2, (02) :121-123
[9]   籼粳亚种组合干物质累积效率与光合特性的关系 [J].
邓仲篪 ;
徐目 ;
陈翠莲 ;
洪玉枝 .
杂交水稻, 1992, (01) :40-42+46
[10]   籼粳杂种亚优2号高产生理基础探讨 [J].
吕川根 ;
谷福林 ;
陆曼丽 ;
邹江石 .
江苏农业学报, 1991, (01)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