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144
作者
章明奎
何振立
陈国潮
黄昌勇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杭州,,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杭州,
关键词
红壤; 利用方式; 水稳定性团聚体; 有机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5 [土壤分类学、土壤类型];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五种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25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林地>旱地>荒地>茶园>果园。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的水稳定性均与有机质的含量呈正相关。红壤开垦后,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导致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和水稳定团聚体减少的主要原因。同理,恢复和改良红壤结构性及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是增加有机质的投入。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不同利用方式下红壤结构的形成 [J].
姚贤良 ;
许绣云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90, (01) :25-33
[2]   赣中丘陵地区红壤的不同结构对某些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姚贤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66, (01) :65-72
[3]   THE EFFECT OF SOIL AGGREGATE SIZE ON EARLY SHOOT AND ROOT-GROWTH OF MAIZE (ZEA-MAYS-L) [J].
DONALD, RG ;
KAY, BD ;
MILLER, MH .
PLANT AND SOIL, 1987, 103 (02) :251-259
[4]  
中国土壤.[M].熊毅;李庆逵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