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黄河三角洲农田排水沟边坡土壤水盐和养分分布特征
被引:2
作者:
罗延峰
[1
]
刘晓丽
[2
]
宋希亮
[1
]
王晓芳
[2
]
陈为峰
[1
]
孙若钧
[1
]
刘立军
[3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
[3] 山东无棣金土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农田排水沟渠;
水盐;
养分;
生态修复;
D O I:
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2004027
中图分类号:
S156.41 [];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目的]研究农田排水沟渠的水盐和养分的分布特征,探究生态修复立地条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黄河三角洲两种典型农田排水沟(农沟、斗沟)不同坡面(东、西、南、北)、坡位(上、中、下)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对按照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20~40cm)测定坡位的土壤水分、盐分、养分含量。并对数据进行PCA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盐分共同构成农田排水沟表层土壤的重要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在农沟中坡位最高,在斗沟表现为下坡位最高,在北坡和西坡的下坡位占据主要因素。农田排水沟土壤全盐含量在农田排水沟中坡位集中,构成该坡位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中坡位形成显著的有机质富集区,土壤全氮受植被根系影响显著,养分一般在根区形成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与物种丰富度相关,在斗沟同时受到植被生物量的影响。农田排水沟在中坡位体现出盐分、养分的综合影响,北坡和西坡下坡位同时受到水分和养分的制约,南坡和东坡则受到养分和植被的综合影响。(3)农田排水沟的中坡位亟待降低盐胁迫、建植耐盐品种,上坡位、下坡位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降低盐分析出尤为重要。阳坡半阳坡合理水分补充有利于群落稳定,阴坡、半阴坡可以通过增加耐盐植物种类提高物种丰富度以增强微生态抗逆性。[结论]农田排水沟生态受表层土壤水盐、深层养分与地被植被影响较大,不同坡向坡位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应采取适宜的生态修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