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钼矿类型、特征、成矿时代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被引:266
作者
李永峰
毛景文
胡华斌
郭保健
白凤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2]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河南郑州,北京,北京,北京
[3]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河南郑州,北京
[4]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河南郑州
关键词
地质学; 东秦岭钼矿; 时空分布; 地球动力学背景; 综述;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5.03.009
中图分类号
P618.65 [钼];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东秦岭钼矿床的时空分布、分类和基本特征。东秦岭钼矿带沿区域构造线呈近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钼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金堆城—南泥湖地区内;其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浅成_超浅成小花岗斑岩体有关,钼矿床直接产于岩体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矿床类型主要为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少量热液碳酸盐脉型。结合ReOs同位素年龄数据,探讨了东秦岭钼矿床的成矿时代及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大规模成矿作用时限及其特征,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演化特点和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除黄龙铺钼矿床形成于(221.5±0.3)Ma外,东秦岭地区钼矿床的大规模成矿主要出现在(144.8±2.1)132.4±2.0Ma时限之间,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华北克拉通与扬子克拉通的碰撞造山后陆内造山局部伸展过程、中国东部地球动力学体制大转换晚期岩石圈拆沉及伸展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30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4 条
[1]   鲁西铜石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胡华斌 ;
毛景文 ;
刘敦一 ;
牛树银 ;
王涛 ;
李永峰 .
地质学报, 2005, (04) :575-575
[2]   中国北方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期次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张作衡 ;
李晓峰 ;
王义天 ;
张长青 ;
李永峰 .
岩石学报, 2005, (01) :171-190
[3]   Re-Os同位素体系及其地质应用 [J].
李永峰 ;
毛景文 ;
白凤军 ;
王雨 ;
李俊平 .
地质与勘探, 2004, (01) :64-67
[4]   东秦岭南泥湖钼(钨)矿田Re-Os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李永峰 ;
毛景文 ;
白凤军 ;
李俊平 ;
和志军 .
地质论评, 2003, (06) :652-659
[5]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J].
毛景文 ;
张作衡 ;
余金杰 ;
王义天 ;
牛宝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289-299
[6]   张家口组火山岩SHRIMP定年及其重大意义 [J].
牛宝贵 ;
和政军 ;
宋彪 ;
任纪舜 .
地质通报, 2003, (02) :140-141
[7]   东秦岭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及地质构造背景 [J].
卢欣祥 ;
于在平 ;
冯有利 ;
王义天 ;
马维峰 ;
崔海峰 .
矿床地质, 2002, (02) :168-178
[8]   东秦岭钼矿带成岩成矿背景及时空统一性 [J].
张正伟 ;
朱炳泉 ;
常向阳 ;
强立志 ;
温明星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307-315
[9]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附视频 [J].
赵太平 ;
周美夫 ;
金成伟 ;
关鸿 ;
李惠民 .
地质科学, 2001, (03) :326-334
[10]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时限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震旦纪—侏罗纪沉积环境的演变 [J].
李锦轶 .
地质学报, 2001, (01) :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