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棉中棉所70后代分离群体产量品质的表型变异分析

被引:23
作者
叶祯维 [1 ,2 ]
邓晓英 [2 ,3 ]
石玉真 [2 ]
李俊文 [2 ]
刘爱英 [2 ]
龚举武 [2 ]
巩万奎 [2 ]
商海红 [2 ]
陈婷婷 [2 ]
葛群 [2 ]
王艳玲 [2 ]
吴玉香 [3 ]
刘志 [1 ]
袁有禄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3]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杂交棉;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 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中熟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0具有高产优质特点,由高产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虫棉SGK 156与品质优异的渐渗系材料901-001为亲本配制。本文对该杂交种F1及其自交后代F2、F2:3、F2:4和F2:5共4个分离世代材料的皮棉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纤维品质表现突出,上半部平均长度平均为33.00 mm,断裂比强度为33.3 c N·tex-1。在分离群体中,各性状均存在大量的超亲变异,衣分与纤维长度及强度为极显著负相关,与马克隆值为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棉花产量与品质间的同步改良仍存在困难。此外,从F2:5株系中挑选出11个优异品系,其中4个材料的皮棉产量超对照,上半部平均长度均高于31.80 mm,断裂比强度在31.0 c N·tex-1以上,铃重均大于6.26 g,衣分最高为38.64%,这表明通过高代自交是可以筛选出具有优异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品系。本研究为棉花数量性状遗传、基因功能分析、基因聚合育种改良等研究储备了大量的基础材料。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陆地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5F3和BC5F3∶4)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表现的评价 [J].
张金凤 ;
石玉真 ;
梁燕 ;
贾玉娟 ;
张保才 ;
李俊文 ;
龚举武 ;
刘爱英 ;
商海红 ;
王涛 ;
巩万奎 ;
袁有禄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13 (05) :773-781
[2]   中棉所70生育特性及适宜种植方式分析 [J].
杨长琴 ;
张培通 ;
袁有禄 ;
刘瑞显 ;
龚举武 ;
商海红 ;
李俊文 ;
石玉真 .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 (07) :86-88
[3]   陆海BC4F2和BC4F3代换系的评价及纤维产量与品质相关QTL的检测 [J].
兰孟焦 ;
杨泽茂 ;
石玉真 ;
葛瑞华 ;
李爱国 ;
张保才 ;
李俊文 ;
商海红 ;
刘爱英 ;
王涛 ;
袁有禄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5) :3086-3097
[4]   陆地棉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J].
秦永生 ;
刘任重 ;
梅鸿献 ;
张天真 ;
郭旺珍 .
作物学报, 2009, 35 (10) :1812-1821
[5]   不同生态环境下陆地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J].
邢朝柱 ;
喻树迅 ;
郭立平 ;
叶子弘 ;
王海林 ;
苗成朵 ;
赵云雷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5) :1056-1063
[6]   棉花杂交种F1、F2纤维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J].
陈金湘 ;
李瑞莲 ;
陈步阳 ;
刘海荷 .
棉花学报, 2004, (06) :338-342
[7]   “九五”与“八五”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J].
王立平 ;
王坤波 ;
简桂良 ;
宋国立 ;
邹亚飞 ;
马存 .
棉花学报, 2003, (04) :231-234
[8]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J].
胡新燕 ;
李卫华 ;
丁震乾 ;
王阶祥 ;
杨峰 .
江西棉花, 2002, (01) :19-22
[9]   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不同剂量的聚合与抗虫性表现 [J].
郭旺珍 ;
孙敬 ;
郭玉芳 ;
张天真 .
遗传学报, 2001, (07) :668-676
[10]   陆地棉优质(异)纤维种质稳定性研究 [J].
周忠丽 ;
刘国强 .
中国棉花, 1997, (01)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