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昆仑山山口发现的细石器考古新材料

被引:28
作者
汤惠生 [1 ,2 ]
周春林 [3 ]
李一全 [2 ]
梁中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3]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关键词
中全新世早期; 昆仑山山口; 细石器遗存; 临时性与游动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1 [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060102 ;
摘要
2009年考古学家在通往青藏高原腹地,亦即藏北高原的昆仑山山口地区的野牛沟新发现了一处(海拔3800m)早期人类活动细石器地点.该地点尚有两处保存完好的火塘遗存,对火塘灰烬进行AMS14C测年,其时代为7500aBP左右,这不仅意味着该地区细石器年代的确认,同时也为普遍见诸青藏高原而又缺乏地层与断代的细石器地点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参照.在火塘周边还发现一定数量的细石器,包括细石核、石叶、刮削器以及用于加工石器的残石块.石器的质料、组合以及类型等都反映出一定的权宜性,结合火塘的临时性,初步分析认为这是一处全新世早中期游动至此的、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目的的随机性食物搜寻者的遗存.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5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三次扩张与环境演变 [J].
侯光良 ;
许长军 ;
樊启顺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65-72
[3]   藏北高原晚更新世人类活动的新证据 [J].
袁宝印 ;
黄慰文 ;
章典 .
科学通报, 2007, (13) :1567-1571
[4]   晚更新世以来青海北部的人类活动与湖泊演变 [J].
周笃珺 ;
马海州 ;
P.J.Brantingham ;
谭红兵 .
盐湖研究, 2003, (02) :8-13
[5]   青藏高原北部祁漫塔格地区发现古人类活动遗迹 [J].
拜永山 ;
王进寿 ;
常革红 ;
索生飞 ;
谈生祥 .
地质通报, 2003, (05) :369-370
[6]   5500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 [J].
吴文祥 ;
刘东生 .
地学前缘, 2002, (01) :155-162
[7]   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 [J].
汤惠生 .
考古, 1999, (05) :44-54
[8]   青藏高原全新世大暖期环境特征之初步研究 [J].
刘光秀 ;
施雅风 ;
沈永平 ;
洪明 .
冰川冻土, 1997, (02) :20-29
[9]   青藏高原东北部30ka以来的古植被与古气候演变序列 [J].
阎革 ;
王富葆 ;
韩辉友 ;
曹琼英 ;
李升峰 ;
周卫健 ;
D.J.Donahue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2) :111-117
[10]   昆仑山垭口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J].
崔之久 ;
伍永秋 ;
刘耕年 .
科学通报, 1995, (07) :62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