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比较研究

被引:30
作者
赵会杰
邹琦
张秀英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郑州市邙山区农技站河南郑州,山东泰安,河南郑州
关键词
小麦; 大穗型; 多(小)穗型; 碳水化合物代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比较研究表明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在产量形成期的碳水化合物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大穗型品种 (豫麦 6 6 )在灌浆中后期旗叶可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Pn)、蔗糖磷酸合成酶 (SPS)活性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 (WSC)含量 ;籽粒则具有较高的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和淀粉积累速率。因此 ,其产量水平和反映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粒叶比均高于多穗型品种 (豫麦 4 9)。
引用
收藏
页码:676 / 6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穗型冬小麦叶片荧光诱变及光谱特性 [J].
赵春江 ;
郭晓维 ;
张其德 ;
康书江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9, (02) :45-48
[2]   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光合特性及物质分配变化的比较研究 [J].
王志芬 ;
陈学留 ;
余美炎 ;
王同燕 ;
王奎波 ;
刘益同 ;
任凤山 ;
徐兵 .
作物学报, 1997, (05) :607-614
[3]   小麦高产育种中粒重作用的研究 [J].
胡延吉 ;
赵檀方 .
作物学报, 1995, (06) :671-678
[4]   小麦开花后源库关系分析 [J].
郭文善 ;
封超年 ;
严六零 ;
彭永欣 ;
朱新开 ;
宗爱国 .
作物学报, 1995, (03) :334-340
[5]   北方冬麦区高肥区域试验品种产量性状分析与探讨 [J].
孙芳华 ;
曾启明 ;
范家骅 .
作物学报, 1992, (04) :26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