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空间分化与社会不平等: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4
作者
李怀 [1 ,2 ]
鲁蓉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2]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住房改革; 住房空间; 空间不平等; 社会不平等; 机会—流动论;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2.01.015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无论是计划体制下的住房福利分配时期,还是市场体制下的住房商品化时期,住房空间分化引起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总是一个客观存在。基此,从国家干预、权力支配、市场能力与文化认同四种视角梳理了学术界关于住房空间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的关系的讨论,提出了一个结合以上四种视角的机会—流动论的解释框架,为研究当下中国城市愈演愈烈的住房空间分化与社会不平等现象提供一个比较分析的视角。其中,国家干预是首要因素,国家不断通过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担当起合理干预由于住房空间分化而引起的社会不平等甚至社会冲突问题的重要责任。因为,住房不仅是一个社会的公民住有其所的日常问题,更是一个影响社会的公正或正义的重要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城市舒适物与社会不平等 [J].
王宁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7 (05) :1-8
[2]   居住分异与社会距离 [J].
李强 ;
李洋 .
北京社会科学, 2010, (01) :4-11
[3]   空间维度下的中国城市史研究 [J].
陈蕴茜 .
学术月刊, 2009, 41 (10) :142-145
[4]   单位空间环境与职工集体维权行动的建构 [J].
李怀 .
广东社会科学, 2009, (06) :158-164
[5]   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 [J].
李强 .
江苏社会科学, 2009, (04) :42-53
[6]   住房体制改革与基于财产的社会分层秩序之建立 [J].
李强 ;
王美琴 .
学术界, 2009, (04) :25-33
[7]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 [J].
杨上广 ;
王春兰 .
社会, 2006, (06) :117-137+211
[8]   “下海”: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转型中的自雇活动与社会分层(1978-1996) [J].
吴晓刚 .
社会学研究, 2006, (06) :120-146+245
[9]   社区阶层化:现实抑或可能 [J].
段继业 .
社会科学研究, 2006, (04) :128-133
[10]   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 [J].
刘精明 ;
李路路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52-8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