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被引:313
作者
华仁民
毛景文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中生代; 成矿大爆发; 中国东部;
D O I
10.16111/j.0258-7106.1999.04.002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 形成了一大批重要矿床, 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 在全球中生代成矿作用中首屈一指, 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研究表明, 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该地区在特定地质背景下发生岩石圈大减薄和构造格局大转折相结合、从而导致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的产物。深入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背景和过程, 不仅能解决矿床学学科发展中的许多重要科学问题, 为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指出方向, 而且对认识中国大陆乃至东亚_西太平洋的地质构造演化史、探讨花岗岩类的形成环境、了解特提斯与太平洋构造域的交会结合等一系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大陆东部现今岩石圈结构的板条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王国权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1) :8-17
[2]   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岩石构造组合和复合动力学过程的记录 [J].
陶奎元 ;
毛建仁 ;
杨祝良 ;
赵宇 ;
邢光福 ;
薛怀民 .
地学前缘, 1998, (04) :2-9
[3]  
地壳中流体的大规模流动系统及其成矿意义.[J].马东升.高校地质学报.1998, 03
[4]   试论幔柱构造与成矿系统——以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为例 [J].
侯增谦 ;
李红阳 .
矿床地质, 1998, (02) :2-4+9-18
[5]   中国的地质环境与隐伏矿床 [J].
刘光鼎 ;
郝天珧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2) :182-188
[6]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 [J].
毛景文 ;
李红艳 ;
王登红 ;
彭聪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1998, (02) :3-5
[7]   壳幔化学不均一性与块体地球化学边界研究 [J].
朱炳泉 .
地学前缘, 1998, (01) :3-5
[8]   论深源流体参与黔西南金矿床成矿的可能性 [J].
朱赖民 ;
金景福 ;
何明友 ;
刘显凡 ;
胡瑞忠 .
地质论评, 1997, (06) :586-592
[9]   地壳流体与地幔流体间的关系 [J].
杜乐天 .
地学前缘, 1996, (04) :13-21
[10]   地幔热柱的多级演化及其成矿作用——以冀北地区为例 [J].
牛树银 ;
李红阳 ;
孙爱群 ;
罗殿文 ;
叶东虎 ;
王金锁 .
矿床地质, 1996, (04)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