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48
作者
佘晓宇
徐宏节
何治亮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新区勘探所
[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湖北荆州
[4] 新疆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中、古生界; 板内形变体制; 对冲构造格局; 逆冲推覆体; 双冲构造; 走滑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 [中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江苏下扬子区中、古生界在印支晚期 -燕山中期由稳定的洋 -陆板块构造体制变格为板内形变体制 ,形成苏北由NW向SE和苏南由SE向NW的对冲推覆构造格局。苏北地区震旦系及古生界沿陡山沱组及次级滑脱层逆冲推覆 ;苏南地区 ,上古生界沿高家边组滑脱层系逆冲推覆 ,下古生界受控于两套区域滑脱层系并形成双冲构造。燕山中期 ,NNE向左旋压扭和NW向右旋压扭走滑对早期推覆构造有改造作用。燕山晚期 ,区域应力背景转变为NW -SE向拉张环境 ,使逆冲推覆体受重力作用沿断坡回滑 ,形成后缘凹陷 (或箕状断陷 )。苏南地区由于下古生界双冲构造和上古生界逆冲推覆在志留系之上而纵向位移势能受限回滑较难 ,后经历喜山晚期隆升 ,最终形成苏南中、古生界高台阶 ,苏北低台阶的构造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0+236 +2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苏北盆地盐城凹陷深盆气藏 [J].
钱基 ;
金之钧 ;
张金川 ;
姜振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1) :26-29
[2]   残余盆地构造分析与油气地质评价 [J].
袁剑英 ;
周炎如 ;
李相博 ;
张正刚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15-18
[3]   海相改造残留盆地的地质特征和勘探前景 [J].
王英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28-32
[4]   后期改造强烈──中国沉积盆地的重要特点之一 [J].
刘池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255-261
[5]   苏北黄桥地区上第三系富氦天然气成因探讨 [J].
杨方之 ;
王金渝 ;
潘庆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1, (03) :340-345
[6]   下扬子地区HQ-13线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及其地质意义 [J].
陈沪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211-222+327
[7]  
中国及邻区构造古地理和生物古地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王鸿祯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