烃源岩的非均质性研究——以东营凹陷牛38井为例

被引:119
作者
朱光有
金强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东营
关键词
烃源岩; 非均质性; 形成环境; 东营凹陷; 牛38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研究 ,发现厚度大、分布广的沙三段主力烃源岩在有机质和岩性等方面存在多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用牛 38井资料证实 ,烃源岩受沉积环境、有机质保存条件、生烃和排烃作用的影响 ,可以形成岩性和有机质的不均匀分布状况。烃源岩非均质性出现在同一岩层、相带内 ,也可出现在毫米级的纹层间 ,甚至出现在分子组成 (生物标志物 )上。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分析了烃源岩的非均质性 ,并从古生产力、缺氧程度、沉积速率等方面讨论了它的控制因素 ,提出优质烃源岩的形成环境为高生产力和缺氧条件的叠合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5 +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藻类勃发——湖相油源岩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J].
刘传联 ;
徐金鲤 ;
汪品先 .
地质论评, 2001, (02) :207-210+8
[2]   影响湖相沉积岩中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因素——以三水盆地为例 [J].
刘春莲 ;
杨建林 ;
Hans-JoachimRhl ;
Annette Schmid Rhl .
沉积学报, 2001, (01) :113-116
[3]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的识别 [J].
金强 ;
查明 ;
赵磊 .
沉积学报, 2001, (01) :125-129+135
[4]   塔里木盆地两套海相有效烃源层——Ⅰ.有机质性质、发育环境及控制因素 [J].
张水昌 ;
张保民 ;
王飞宇 ;
梁狄刚 ;
何忠华 ;
赵孟军 ;
边立曾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3) :39-46
[5]   有效烃源岩的重要性及其研究 [J].
金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1) :1-5
[6]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蒸发岩与生油岩共生沉积作用研究附视频 [J].
金强 ;
查明 .
地质科学, 2000, (04) :465-473
[7]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颗石藻类化石的分布及与油气的关系 [J].
刘传联 ;
徐金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3) :73-77
[8]   胜利油区第三纪气候 [J].
朱宗浩 ;
范乃敏 ;
罗华仪 .
山东地质, 2000, (01) :22-28
[9]   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 [J].
焦养泉 ;
李思田 ;
李祯 ;
温显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3-6+12
[10]   东营凹陷沙三下亚段油页岩中古湖泊学信息 [J].
王慧中 ;
梅洪明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3) :3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