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的中医药研究及进展

被引:1
作者
仝小林
周仲瑛
机构
[1]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辨证分型; 总有效率; 厥脱; 热厥证; 生脉散; 补气剂;
D O I
10.13729/j.issn.1671-7813.1989.04.01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休克的研究已有250余年的历史。近二十年来,虽然对休克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治疗方法有某些突破,但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仍高达65~80%。中医药对感染性休克研究的历史不长,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多限于小范围研究,大范围系统地合作研究是在七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1983年卫生部成立了全国厥脱证研究协作组后,把中医药救治感染性休克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现仅就近几年的某些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医药治疗休克的研究进展(续) [J].
郑新 .
国医论坛, 1986, (03) :42-43+34
[2]   生脉散对大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微循环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影响 [J].
宋崇顺 ;
廖家桢 ;
吕小燕 ;
张露芬 ;
任映 ;
高今福 ;
袁纪阁 .
辽宁中医杂志, 1984, (12) :36-38
[3]   热厥证的治疗和体会(附32例病例分析) [J].
黄道生 .
广西中医药, 1984, (01) :14-17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休克105例临床分析 [J].
王今达 ;
高天元 ;
崔乃杰 ;
李跃汉 ;
李荣成 ;
杨素珍 ;
任新生 ;
柯楠笙 ;
葛素珍 ;
张振江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3, (01) :21-24+3
[5]   参麦针剂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药理研究 [J].
郑新 ;
田令群 ;
杜树明 ;
徐世道 ;
徐友玲 ;
郭碧琴 ;
黄星垣 ;
邓文龙 ;
刘祥泉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2, (06) :12-14+49
[6]   休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况 [J].
危北海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2, (04) :243-246+197
[7]  
休克[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潘世宬,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