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中国物质积累基础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被引:11
作者
刘东 [1 ,2 ]
封志明 [1 ]
杨艳昭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物质积累基础; 物质积累指数; 资源; 人口; GIS;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一个地区的发展是众多因素发展的积累,这种积累离不开资源的利用与转化。地区发展的结果往往直接体现在物质财富的生产和积累上。因此可以从资源角度出发,在资源转化视角下,以区域物质财富为着眼点来反映区域发展进程。基于此,提出物质积累基础概念,从基础设施水平、交通通达度、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构建物质积累指数模型;运用G 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以2005年为例,定量计算中国分县物质积累指数,集成分省物质积累指数,从分县和分省两个尺度系统评价中国物质积累水平。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分县尺度看,2005年中国县域物质积累水平高低两端差异悬殊,中等水平占主体,呈现明显的"纺锤形"结构,空间分布不均衡,东南半壁物质积累水平明显优于西北半壁;中国贫困地区物质积累水平相对滞后,城市地区相对超前,两类典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为显著;②从分省尺度看,中国分省物质积累水平差异显著,地域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不同等级水平间基础设施水平差距最大,是引起省域尺度上物质积累状况差距的显著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1234 / 124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交通通达度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J].
封志明 ;
刘东 ;
杨艳昭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19-429
[2]   基于不同尺度的中国人文发展水平研究:由分县、分省到全国 [J].
封志明 ;
吴映梅 ;
杨艳昭 .
资源科学, 2009, 31 (02) :178-184
[3]   新疆乌昌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J].
孟丹 ;
李慧玲 ;
王玉玺 ;
司正家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2) :16-20
[4]   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 [J].
甘雨 .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19) :287+277-287
[5]   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云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探讨 [J].
彭军超 ;
钱乐祥 ;
李明杰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5) :58-60
[6]   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评析 [J].
田要武 ;
徐宏伟 .
理论视野, 2007, (08) :40-42
[7]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J].
张广海 ;
李雪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4) :57-61
[8]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主要模式 [J].
应新杰 ;
赵媛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10-114
[9]   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 [J].
曹有挥 ;
陈雯 ;
吴威 ;
曹卫东 ;
梁双波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83-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