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儿童的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3
作者
莫珊
邓丽莎
李伟元
张群
机构
[1] 佛山市中医院儿科
关键词
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 亚型; 中医证型; 相关性;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11.09.104.mosh.098
中图分类号
R749.94 [儿童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3个亚型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各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ADHD儿童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3个亚型与各证型之间关系。结果: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的3个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其中,多动为主型的患儿的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痰火扰心>肝肾阴虚>心脾不足,三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注意力缺乏为主型的患儿的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心脾不足>肝肾阴虚>痰火扰心(P<0.05),混合型的患儿的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肝肾阴虚>痰火扰心>心脾不足(P<0.01)。结论: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的不同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存在相关性,注意力缺乏多动障碍的诊断分型对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J].陈言钊;文飞球;周克英;杨春何;张蔚;李宁;.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 09
[2]   中医药治疗儿童多动症概况 [J].
张力 ;
芦剑峰 .
河北中医, 2007, (09) :863-864
[3]   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J].
尚煜 ;
李进华 ;
闫承生 ;
蒋燕青 ;
范松丽 ;
刘静 ;
袁文兴 ;
陈卫宏 .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13) :1812-1813
[4]   钩藤多动合剂的药效作用及用代谢物组学方法研究其生化机制 [J].
黄玉荣 ;
魏广力 ;
龙红 ;
肖淑华 ;
王淑芳 ;
刘昌孝 .
中草药, 2005, (03) :398-402
[5]  
中医儿科学.[M].汪受传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