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海盆地速度结构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被引:21
作者
夏戡原
周蒂
苏达权
E.Flueh
叶三余
何汉漪
陈卫东
谢玉洪
王桂先
刘赛君
符干
王建新
陈金海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2] 德国基尔大学海洋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eomar
[3] KielGermany
[4]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湛江
[5] 中国海
关键词
低速层; 折射地震; 广角反射地震; Moho界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 1996年 9月在莺歌海盆地两条垂直盆地走向的海底地震折射与广角反射测线 ,96 2和 96 3的震相识别 ,以及数据的初步处理与分析 ,揭示了在盆地 1号断裂以西 ,3 5~ 9 0km深处存在一低速层 .此低速层速度值为 3 0~ 3 5km/s,其顶界面深度从NE的 3 5km向SW端增深至 4 6km .低速层以上地层的折射速度变化为 2 0~ 4 1km/s.在 1号断裂以东的基底高处 ,折射地震波速较高 ,为 5 8~ 6 2km/s .在西沙海槽做了一条NNW~SSE向测线 ,观测到Moho界面等深部地震信息 .上述莺歌海盆地低速层的顶界大致与测井资料显示的含气主异常高压段的顶界相当 ,显示地层欠压实并表明盆地在此层段含有较多天然气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南海西沙海槽,一条古缝合线 [J].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4, (01) :1-10
[2]  
莺歌海盆地石油地质论文集[M]. 地震出版社 , 张启明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