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源研究

被引:55
作者
张文正
李剑峰
机构
[1]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源; 油型油; 煤成气; 混源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油气源岩表现出"下气上油"的特点。中生界原油均属典型的"油型油",源岩为三叠系延长组湖相腐殖—腐泥型成熟生油岩。上古生界天然气属煤成气,气源为上古生界煤系。下古生界气源具"油型"和"煤型"的混源成因特点。主要源岩是石炭系气源岩,而混合型生烃母质的石炭系灰岩可能是气藏中油型气的主要提供者。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he light hydrocarbons in petroleum: a critical review.[J].Frank D. Mango.Organic Geochemistry.1997, 7
[2]  
碳酸盐岩生烃与长庆气田气源.[M].夏新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3]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论文集.[M].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4]  
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M].《中国含油气盆地烃源评价》编委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5]  
天然气地质研究论文集.[M].《天然气地质研究论文集》编委会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6]  
煤成气地质研究.[M].《煤成气地质研究》编委会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7]   长庆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气源研究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地学前缘, 1999, (S1) :195-203
[8]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气源判识和天然气成因类型 [J].
黄第藩,熊传武,杨俊杰,徐正球,王可仁 .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1-5+95
[9]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J].
陈安定 .
石油学报, 1994, (02) :1-10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产层的油气源 [J].
关德师 ;
张文正 ;
裴戈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3, (03) :19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