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与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

被引:14
作者
周显宝
机构
[1]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皖南民间表演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J528 [民间工艺美术];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0304 ; 030405 ; 060107 ;
摘要
西方人文地理学关于观念、行为和人文景观及其互育(cross-fertilization)关系的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发生、发展是与皖南民间的信仰、行为和人文景观密切相关的,这种表演艺术实际上是民间宗教信仰、各种祭祀仪式和公共庆典活动展示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地理空间、场所的依存、与人文景观的互动和互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也透露出其与民间观念和信仰的内在联系。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本文提出,应该把皖南民间表演艺术的保护和研究放到其发生的人文景观、仪式空间和生态环境中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159 +159-16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人文地理学.[M].赫维人;潘玉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陈国强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  
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M].叶显恩 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4]   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音乐研究——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 [J].
周显宝 .
音乐研究, 2002, (04) :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