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成岩相

被引:37
作者
王昌勇 [1 ]
王成玉 [2 ]
梁晓伟 [2 ]
李士祥 [2 ]
辛红刚 [2 ]
郑荣才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岩流体; 成岩相; 长8油层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综合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期次与成岩流体性质,得到:①研究区长8油层组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自生矿物的充填及破裂等成岩作用;②沉积相对成岩作用的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受古湖岸线位置控制的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是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③压实-压溶作用是造成孔隙缩减的主要原因,这一成岩作用贯穿整个成岩阶段;④自生矿物充填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从早成岩阶段B期延续到中成岩阶段A1期,对储层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⑤溶蚀和破裂作用主要发生在早成岩阶段B期和中成岩阶段A1期,对改善储层物性意义重大。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将研究区长8油层组划为致密泥岩压实相、绿泥石环边胶结—溶蚀相、溶蚀—碳酸盐胶结相及方解石连生胶结相4个成岩相组合。储层的时空分布规律明显受沉积相和成岩相控制,研究区中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区的绿泥石环边胶结—溶蚀成岩相带为最有利储集层发育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96 / 6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白云凹陷珠海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机理 [J].
王琪 ;
郝乐伟 ;
陈国俊 ;
张功成 ;
张瑞 ;
马晓峰 ;
王欢 .
石油学报, 2010, 31 (04) :553-558+565
[2]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中段岩性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J].
王昌勇 ;
郑荣才 ;
王成玉 ;
牛小兵 ;
辛红刚 ;
梁晓伟 .
岩性油气藏, 2010, 22 (02) :84-89+94
[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 [J].
王昌勇 ;
郑荣才 ;
李忠权 ;
王成玉 ;
王海红 ;
辛红刚 ;
梁晓伟 .
地质科技情报, 2010, 29 (03) :69-74
[4]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J].
韩永林 ;
王成玉 ;
王海红 ;
李士春 ;
郑荣才 ;
王昌勇 ;
廖一 .
沉积学报, 2009, 27 (06) :1057-1064
[5]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物源分析 [J].
王纹婷 ;
郑荣才 ;
王成玉 ;
王海红 ;
牛小兵 ;
王昌勇 .
岩性油气藏, 2009, 21 (04) :41-46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湖岸线控砂 [J].
李元昊 ;
刘池洋 ;
独育国 ;
王秀娟 ;
黄锦绣 .
古地理学报, 2009, 11 (03) :265-274
[7]   渤南洼陷深层碎屑岩储集层中的黏土矿物特征及油气意义 [J].
陈鑫 ;
钟建华 ;
袁静 ;
王化爱 ;
王建新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201-207
[8]   川中南河包场须家河组砂岩沉积—成岩作用 [J].
张胜斌 ;
王琪 ;
李小燕 ;
王多云 ;
陈国俊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225-231
[9]   绿泥石环边胶结物对致密砂岩孔隙的保存机制——以川中-川南过渡带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为例 [J].
刘金库 ;
彭军 ;
刘建军 ;
汪彦 ;
刘建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1) :53-58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6和长8储层特征及酸敏机理 [J].
柳娜 ;
南珺祥 ;
刘伟 .
石油学报, 2008, (04) :58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