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式甘薯碎蔓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34
|
作者
吴腾
胡良龙
王公仆
胡志超
严伟
王冰
机构
[1]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设计; 甘薯碎蔓还田机; 响应曲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4.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缓解中国丘陵坡地小田块甘薯碎蔓机械短缺问题,研究设计了步行式甘薯碎蔓还田机。该文在分析整机结构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甘薯碎蔓还田机工作原理,阐明了碎蔓装置、刀座防磨损设计、导向轮调节机构和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甘薯秧蔓粉碎合格率、留茬高度和伤薯率是评价甘薯碎蔓还田机的主要指标,该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甘薯碎蔓还田机的工作参数进行试验研究,以刀辊转速、离地间隙、刀片间距进行三因素三水平二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粉碎合格率影响显著顺序为刀辊转速(29)离地间隙(29)刀片间距;留茬高度影响显著顺序为离地间隙(29)刀辊转速(29)刀片间距;伤薯率影响显著顺序为离地间隙(29)刀辊转速(29)刀片间距;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刀辊转速为1 950 r/min、离地间隙为25 mm、刀片间隙为40 mm,此时秧蔓粉碎合格率为94.88%、留茬高度为47.08 mm、伤薯率为0.23%,与理论优化值对比误差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步行式甘薯碎蔓还田机的结构完善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甘薯高清除性切蔓技术及其装置研究与优化设计[D]. 马标.安徽农业大学. 2014
  • [12] 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的研制[D]. 崔方方.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13] 农业机械设计手册[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农机研究院, 2007
  • [14] 手持式风送授粉机工作参数优化与试验
    丁素明
    薛新宇
    方金豹
    孙竹
    蔡晨
    周良富
    秦维彩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8) : 68 - 75
  • [15] 马铃薯和甘薯种植及其收获机械
    施智浩
    胡良龙
    吴努
    胡志超
    王冰
    [J]. 农机化研究, 2015, (04) : 265 - 268
  • [16] 滚割喂入式卧轴甩刀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张喜瑞
    甘声豹
    郑侃
    李粤
    梁栋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4) : 33 - 41
  • [17] V-L型秸秆粉碎还田刀片设计与试验
    贾洪雷
    姜鑫铭
    郭明卓
    刘晓亮
    王立春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1) : 28 - 33
  • [18] 大蒜果秧分离机构参数优化及试验
    于昭洋
    胡志超
    王海鸥
    彭宝良
    谢焕雄
    吴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1) : 40 - 46
  • [19] 甘薯生产机械化作业模式研究
    胡良龙
    田立佳
    计福来
    王冰
    [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05) : 165 - 168
  • [20] 甘薯全粉加工中无硫复合护色工艺优化
    何继文
    程力
    洪雁
    顾正彪
    李兆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9) : 275 - 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