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研究

被引:103
作者
孙继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矿; 紧急避险; 自救器; 避难硐室; 救生舱; 安全避险;
D O I
10.13199/j.cst.2011.01.75.sunjp.023
中图分类号
TD774 [];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分析了我国煤矿死亡事故中顶板和瓦斯事故死亡人数最多,分别占37.72%和29.18%。提出了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原则:地面最安全,遇险人员应尽快安全撤至地面。用于煤矿井下的紧急避险装置和方法应满足不影响矿井通风、没有引爆瓦斯等隐患、经济实用、利于安全生产等要求。提出了经济实用的自救器接力紧急避险方法:入井人员佩戴压缩氧自救器;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等作业地点步行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撤离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根据自救器防护时间确定)设置避难硐室,避难硐室内应设置压缩氧自救器,供遇险人员更换,保证遇险人员能安全撤至地面。指出了硬体救生舱存在的问题:通信依赖现有矿井通信系统、设置在巷道中会增加通风阻力、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时蓄电池和制冷电机等会引爆瓦斯、爆炸冲击波会使救生舱门打不开遇险人员无法进入、整体运输困难、工作面同时作业人员多而救生舱容量小、首次投入和运行维护费用高等。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1+114 +1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 [J].
孙继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2) :1-3+88
[2]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与系统 [J].
孙继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1) :1-5
[3]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与通信技术 [J].
孙继平 .
煤炭学报, 2010, 35 (11) :1925-1929
[4]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作用和配置方案 [J].
孙继平 .
工矿自动化, 2010, 36 (11) :1-4
[5]   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 [J].
孙继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0) :1-4
[6]   屯兰煤矿“2·22”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及教训 [J].
孙继平 .
煤炭学报, 2010, 35 (01) :72-75
[7]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联网 [J].
孙继平 .
煤炭科学技术, 2009, 37 (11) :77-79+128
[8]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联网技术研究 [J].
孙继平 .
煤炭学报, 2009, 34 (11) :1546-1549
[9]  
2008年全国煤矿事故分析报告 .2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