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被引:85
作者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中油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研究院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岩石孔喉; 压汞分析; 弛豫; 毛管力相关分析;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3.03.022
中图分类号
P631.22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 ,关键是确定 T2 与 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 T2与 Pc 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 ,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文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客观地确定 T2 与 Pc之间的转换系数 ,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文方法 ,对 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做出了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 T2 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 ,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岩心 NMR 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优势 ;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 ,岩心的 NMR T2 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 ,油气的弛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 ,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全部 6块岩心中 ,T2 与 Pc 的转换系数位于 2 5 0 0~ 4 0 0 0μs· MPa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28 / 333+220 +220-3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利用T2分布进行岩石孔隙结构研究 [J].
运华云 ;
赵文杰 ;
刘兵开 ;
周灿灿 ;
周凤鸣 .
测井技术, 2002, (01) :18-21+89
[2]  
数学手册[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数学手册》编写组, 1979
[3]  
NMR Logging Principle & Applications. George R C. . 1999
[4]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obtain primary drainage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from NMR core and log data. Yakov V et al. Petrophysics the SPWLA Journal of Formation Evaluation and Reservoir Description . 2001
[5]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etrophysical and Logging Applications. Dunn K-J. . 2002
[6]  
Reducing Motion Effects on Magnetic Resonance Bound Fluid estimates. Peter S. . 1999
[7]   雄关漫道真如铁——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 [J].
刘光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2) :185-190
[8]   面向油气勘探开发提升地震偏移及属性刻划水平 [J].
李幼铭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2) :19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