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成熟度对南果梨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模型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李东华 [1 ]
纪淑娟 [1 ]
重滕和明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2] 杂贺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近红外; 南果梨; 成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1.2 [梨];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通过研究不同成熟度的南果梨内部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性,建立不同成熟度的南果梨可溶性固形物、酸度近红外模型,并研究模型性能的差异性,讨论成熟度的变化对南果梨近红外分析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7年9月13日采收的南果梨糖、酸含量与在9月7日和9月10日采收的南果梨存在显著差异性,而7日与10日采收的无差异性变化;建立不同成熟度的南果梨可溶性固形物、酸度模型的相关系数都高于0.9,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014~0.201;对模型预测能力分析表明,样品采收期在9月13日的模型适用范围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成熟度的模型,证明成熟度的显著差异性变化,扩大了校正集样品化学成分含量的范围,进而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扫描方式对南果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建立的影响研究 [J].
纪淑娟 ;
李东华 ;
柏兰 ;
重滕和明 .
食品科学 , 2008, (06) :383-386
[2]   南果梨糖度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模型的建立 [J].
纪淑娟 ;
柏兰 ;
李东华 ;
重藤和明 .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04) :281-283+286
[3]   湿度对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影响 [J].
周莹 ;
傅霞萍 ;
应义斌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7, (11) :2197-2199
[4]   1-MCP处理对冷藏后南果梨常温货架影响 [J].
于冠年 ;
纪淑娟 ;
魏宝东 ;
程顺昌 .
北方园艺, 2007, (01) :180-182
[5]   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 [J].
张玲 ;
邱芳萍 ;
于健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23-25
[6]   南果梨采收前与褐变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J].
周亚凤 ;
马岩松 ;
张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263-265
[7]  
近红外光谱分析基础与应用[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严衍禄主编, 2005
[8]  
食品分析[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美)S.SuzanneNielsen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