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被引:250
作者
吴兑 [1 ]
邓雪娇 [1 ]
毕雪岩 [1 ]
李菲 [1 ]
谭浩波 [1 ]
廖国莲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广州地区; 气溶胶云; 灰霾天气; 能见度恶化; 细粒子污染;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7.01.001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近年来广州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次年4月。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恶化。自1980年代初开始,该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灰霾天气显著增加,其中有3次大的波动,分别代表广州地区经济发展相伴随的粉尘污染、硫酸盐加粉尘污染、光化学过程的细粒子加硫酸盐加粉尘的复合污染时期。雾和轻雾造成的低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没有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或经济发展影响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其波动主要反映了气候波动固有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广州地区能见度的恶化主要与细粒子有关,PM10有一半季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日均值浓度限值,而PM2.5季均值全部超过美国国家标准的日均值浓度限值,细粒子浓度甚高。另外PM2.5占PM10的比重非常高,可达62%~69%,尤其是旱季比雨季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再论都市霾与雾的区别 [J].
吴兑 .
气象, 2006, (04) :9-15
[2]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
[3]   利用MODIS卫星和激光雷达遥感资料研究香港地区的一次大气气溶胶污染 [J].
李成才 ;
刘启汉 ;
毛节泰 ;
陈爱忠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6) :641-650+781
[4]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J].
罗云峰 ;
周秀骥 ;
李维亮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6) :63-72
[5]   华南地区大气气溶胶质量谱与水溶性成分谱分布的初步研究 [J].
吴兑,陈位超,常业谛,项培英,毛节泰,秦瑜 .
热带气象学报, 1994, (01) :85-96
[6]  
大气化学基础.[M].秦瑜;赵春生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7]  
大气化学.[M].王明星著;.气象出版社.1999,
[8]  
大气环境化学.[M].唐孝炎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9]  
大气光学.[M].[美]E·J·麦卡特尼 著;潘乃先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8,
[10]  
大气化学基础.[M].莫天麟编著;.气象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