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集雨对冬小麦生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刘晓英
李玉中
李巧珍
徐春英
孙晓波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田间集雨; 冬小麦; 土壤水分; 产量; 生理; 生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依据在北京昌平2004~2005年冬小麦田间集雨试验,研究了该措施对土壤水分、冬小麦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集雨面积占总种植面积40%、降雨接近常年水平的条件下,集雨明显改善了田间水分状况,0~160 cm土壤冬小麦耗水增加6.5%9.8%,且对深层水的利用是对照的6.9~7.3倍,小麦抗旱能力增强。集雨处理的冬小麦叶片光合强度和蒸腾强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0.1%46.4%和21.5%60.5%,气孔阻力则降低23.3%45.3%,光系统PS II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和潜在活性分别提高2.1%42.6%和10%353%。集雨处理的冬小麦生长得到增强,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比对照分别增加15%39%和58.2%112%,收获时干物质增加27%44%,最终产量增加36%42%。耗水深度按1 m和1.6 m计算时,相应的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9.5%50.5%和23.5%33.5%。尽管保水剂处理的土壤水分和植株生长总体上较单独集雨效果好,但产量效应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半干旱农田生态系统马铃薯田间微域集水的理论与实践.[D].王晓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02
[2]   华北平原灌溉农田的土壤水量平衡和水分利用效率 [J].
姜杰 ;
张永强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61-65
[3]   论雨水集蓄利用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J].
朱强 ;
李元红 .
水利学报, 2004, (03) :60-64+70
[4]   黄土高原集水农业研究进展 [J].
肖国举 ;
王静 .
生态学报, 2003, (05) :1003-1011
[5]   定西半干旱地区春小麦抑蒸集水抗旱技术研究 [J].
朱国庆 ;
史学贵 ;
李巧珍 .
中国农业气象, 2002, (02) :18-22
[6]   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变化趋势与农业持续发展 [J].
毛学森 ;
刘昌明 .
水土保持研究, 2001, (01) :147-149
[7]   宁南半干旱地区谷子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马林 ;
蒋骏 ;
贾志宽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3) :41-43
[8]   宁南半干旱地区豌豆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韩清芳 ;
马林 ;
贾志宽 .
西北农业学报, 2000, (02) :101-103
[9]   国内外雨水资源利用研究综述 [J].
任杨俊 ;
李建牢 ;
赵俊侠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1) :88-92
[10]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马林 ;
蒋骏 ;
贾志宽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3-5